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九年级化学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 吴石华
【机构】 (广西平南县平南街道中学)
【正文】 摘 要:化学作业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形式。文章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所教班级的化学作业进行了改革,寻求更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特点,探索提高化学作业有效性设计与对策研究,从而达到作业的布置和学生的作业实际需要相匹配的目的,能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化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科学性;对策研究
一、目前初中化学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而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或者配套练习,通过反复强化练习,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过于重视知识的训练,练习参照中考题型,缺乏创新,形式单一,长期如此,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丧失兴趣,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作业数量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缺乏全局性
为了保证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多数化学教师很重视学生的作业,并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然而,实践证明,布置海量的作业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没有实际意义,反之造成物极必反的不良效果。由于化学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过多,化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作用导致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果。
3.作业整齐统一,缺乏梯度性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和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要求把握此要求,然而在布置作业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面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面对这类假如中难度作业,学优生可能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中等生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学困生可能是望而却步,甚至有些学困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抄袭,写作业变成了抄作业。显然,作业的收效可想而知。
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化学作业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续。怎样科学地设计化学作业,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一个问题。让教师设计作业不仅是为了某一批学生而设计、也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点而做、更不仅是为培养学生的某一种能力而做。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认真地研究作业,设计高质量的、符合新课标教学的化学作业来满足和促使每一位学生的整体发展。
1,依据教材设计,体现作业合理性。
教材知识点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了解学情,只有清楚学生学情,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作业内容,并依据教材完成作业设计,体现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性。
在学习《探秘水世界》中“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一节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①选择题: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消毒 B.过滤 C.吸附 D. 沉降②列举题:生活中混合物和纯净物分别有哪些?③分析题: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什么方法?
2.设计化学作业量要适中,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
过多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了完成作业学生赶时间,书写潦草,审题不清,直接导致化学作业的质量不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或习惯方面的原因,他们作业的速度会很慢,如果作业的容量经常多得无法完成,就容易滋长“债欠多了不愁”的心理,那么害的是学生,气的是自己。
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疲于奔命,失去了休息和娱乐时间,身心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必然导致焦虑、疲惫、厌学等不良现象发生。因此作为学生作业负担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就需要适当控制作业量,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安排作业量。
3,联系生活设计,关注作业通合性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很多联系,为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更直观的认识化学,教师要注意关联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通过作业的形式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个性化的特质,而化学知识具有共性特点,如何将学生的个性认知与化学的共性认知有机,融合,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教师应展开多元挖掘,对生活中的化学因素信息进行搜集、整合、筛选、优化,以获取最有价值的作业设计材料。
在进行《物质构成的奥秘》作业设计时,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1.选择题: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2.简答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问对原子的结构有何认识?③列举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设计化学作业要有层次性
由于先天天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练习,品尝自己想要的“果子”。
5.设计化学作业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设计怎样的化学作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心中有数。化学是需要训练的,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训练,能让学生很清楚的明白这些作业是为了掌握哪些化学知识点。通过这些题目的操练,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的使用方法与应用。
学生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既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做得愉快,又能通过作业反馈教学效果,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现代教学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课程意义深化与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内容,创建新的模式,让课后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优化与改造,焕发作业的光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何先梅.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个性化的实践[J].都市家教:2015,8
[3]人教社化学室.九年级化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宋令辉.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改革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18
[5]吴大挺.初中化学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化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科学性;对策研究
一、目前初中化学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而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或者配套练习,通过反复强化练习,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过于重视知识的训练,练习参照中考题型,缺乏创新,形式单一,长期如此,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丧失兴趣,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作业数量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缺乏全局性
为了保证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多数化学教师很重视学生的作业,并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然而,实践证明,布置海量的作业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没有实际意义,反之造成物极必反的不良效果。由于化学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过多,化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作用导致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果。
3.作业整齐统一,缺乏梯度性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和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要求把握此要求,然而在布置作业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面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面对这类假如中难度作业,学优生可能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中等生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学困生可能是望而却步,甚至有些学困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抄袭,写作业变成了抄作业。显然,作业的收效可想而知。
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化学作业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续。怎样科学地设计化学作业,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一个问题。让教师设计作业不仅是为了某一批学生而设计、也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点而做、更不仅是为培养学生的某一种能力而做。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认真地研究作业,设计高质量的、符合新课标教学的化学作业来满足和促使每一位学生的整体发展。
1,依据教材设计,体现作业合理性。
教材知识点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了解学情,只有清楚学生学情,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作业内容,并依据教材完成作业设计,体现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性。
在学习《探秘水世界》中“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一节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①选择题: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消毒 B.过滤 C.吸附 D. 沉降②列举题:生活中混合物和纯净物分别有哪些?③分析题: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什么方法?
2.设计化学作业量要适中,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
过多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了完成作业学生赶时间,书写潦草,审题不清,直接导致化学作业的质量不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或习惯方面的原因,他们作业的速度会很慢,如果作业的容量经常多得无法完成,就容易滋长“债欠多了不愁”的心理,那么害的是学生,气的是自己。
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疲于奔命,失去了休息和娱乐时间,身心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必然导致焦虑、疲惫、厌学等不良现象发生。因此作为学生作业负担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就需要适当控制作业量,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安排作业量。
3,联系生活设计,关注作业通合性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很多联系,为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更直观的认识化学,教师要注意关联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通过作业的形式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个性化的特质,而化学知识具有共性特点,如何将学生的个性认知与化学的共性认知有机,融合,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教师应展开多元挖掘,对生活中的化学因素信息进行搜集、整合、筛选、优化,以获取最有价值的作业设计材料。
在进行《物质构成的奥秘》作业设计时,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1.选择题: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2.简答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问对原子的结构有何认识?③列举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设计化学作业要有层次性
由于先天天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练习,品尝自己想要的“果子”。
5.设计化学作业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设计怎样的化学作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心中有数。化学是需要训练的,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训练,能让学生很清楚的明白这些作业是为了掌握哪些化学知识点。通过这些题目的操练,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的使用方法与应用。
学生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既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做得愉快,又能通过作业反馈教学效果,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现代教学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课程意义深化与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内容,创建新的模式,让课后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优化与改造,焕发作业的光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何先梅.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个性化的实践[J].都市家教:2015,8
[3]人教社化学室.九年级化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宋令辉.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改革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18
[5]吴大挺.初中化学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