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智慧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朱其红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二完全中学)


【正文】摘 要:智慧课堂的巧妙应用,拉进了学生与语文学习的距离,让他们通过音乐、文字、画面等快速走近那些率真的作者,与文中的作者进行灵魂的碰撞及情感的沟通,真正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感悟语文的魅力,让原本枯燥无味、平静无波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异彩纷呈。而老师授课,也觉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很快乐、很动情!
  关键词:智慧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智慧课堂必须有两种活动,一是教学活动,一是管理活动。这两种活动均离不开老师的主导和引领,因为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学生的自主活动与教师的主导活动是教学的两个方面,应该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缺一不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教师。我们认为倡导“自主”,并不是放弃或降低老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倒是对教师的主导有了更高的要求,更不能以展示多媒体技术为主,秀得眼花缭乱,一片喊好。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教师的预设进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偏离学习目标的行为。这时,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不可作壁上观,必须示范引领,凸显主导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找到自身的位置,课堂才能呈现动态生成的勃勃生机,语文教师的教育生命才会一直处于上升、鲜活的状态。下面作简要的论述:
  一、创设情境,构建新知
  智慧课堂是以培养具有高智能的和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为目标,依赖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实施学情诊断分析和资源智能推送,可以将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理解为面向智慧课堂的教与学活动所展开的教学设计。以希沃白板5.0备《老山界》时代背景(图1)为例,学生在七嘴八舌介绍后,在幻灯片的右下角有视频短片,《伟大的转折》片段,公元1934年12月,寒气逼人,冷彻沁骨。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围追堵截下的中央红军,经过非常惨烈的湘江战役后,行在广西与湖南交界的越城岭老山界。经过视频播放,声情并茂,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更能勾起对新知的求欲望。













  教学情景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向教学的预期效果,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学结构的规划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产生重要影响。它将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达成教学目标可以激发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教学目标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并对教学效果分析归因并及时修正教学。教学情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社会需求、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情景设计的三个主要因素。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理应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联系,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其认知风格和学习特点均有不同。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先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明确学习者的学习期望和基础水平,运用合适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认知能力,并将它们描述出来,用来进行更有目的性的教育教学。教学内容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关键,做到有利助教育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二、互动体验,提升能力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智慧课堂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进行情感表达,完成知识积累等。但是,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初中语文课堂与智慧课堂进行真正的融合发展,才能真正的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教师应在准备教学设计时,应为学生把握主要方向,订立适合的学习目标,这是无疑的,但是也不能畏首畏尾,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地自主学习的机会,独立思考,展现自己的舞台。初中语文智慧课堂对学生的价值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的学习,这是需改进的,应该将语文智慧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智慧课堂。比如在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然后依托智慧课堂的平台,要求学生对自己理解的志愿军战士进行人物刻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每个学生阐述自己不同的理解,更有助于对人物的剖析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分享课程,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课程,这样才是对智慧课堂的有效利用,才可以真正提高语文课的参与性。
  初中生语文学习缺乏动力,主要是固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应用有许多新奇的工具和模式,对初中教师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用的。智慧课堂为学生创设智慧情境,使学生乐学。例如,在《陋室铭》一文中,利用希沃白板5.0的功能,复习巩固文学知识时,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学生积极踊跃参与,纷纷举起小手,选一名学生到前台展示,其他同学观看,直观、形象、有趣,个个认真参与,语文智慧课堂魅力四射。操作步骤如下:

































































  小小游戏使学生的兴致骤然提升,这是智慧课堂带来的魅力,乐学会学,乐学乐教。课堂内外相结合,贯穿学习全过程,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的应用方式,将校内与校外的学习串联起来,将初中语文的教学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在离开语文课堂后,也要通过智慧课堂的平台为学生布置预习内容以及今日教学内容的知识拓展等,或者是进行课后的只是反馈小竞赛,将学习的环境打开。比如在《寓言四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四则寓言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寓言,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进行寓言故事表演;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觉得哪个寓言收获最大,然后在班级的学习平台,请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讲述一个自己在课外了解的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述说从中得到的启发,这样既能做到知识的扩充,给同学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能够增加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问的交流。
  三、转变形式,强化能力
  教师对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能力的了解,不仅仅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课上的学习时间必定有限,学习内容又很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将主要的教学内容放在课上讲解,将一些辅助内容放到智慧课堂上进行了解。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发布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为依据,在课堂上对重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在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私聊,或者在智慧课堂上发布小问答,通过打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答疑时间,让学生在讨论窗口进行捉问,所有学生和教师共同解答,提高教学效率。在讲解《骆驼祥子》一课时,课后,我就在平台发布了抢答的线上活动,其中包括本文作者是谁,主人公有哪些,对正确回答的学生奖励小红花,这样根据小红花的数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个评估。
  总体来说,智慧课堂的创建,需要多方发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取得最显著的成效,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流沟通,是互联网的发展惠及初中语文教育,通过其各项功能,为初中语文的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总之,智慧课堂的巧妙应用,拉进了学生与语文的距离,让他们通过音乐、文字、画面等快速走入那段久违的作者,走近那些率真的作者,与文中的作者进行灵魂的碰撞及情感的沟通,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愫,感悟语文的魅力,让原本枯燥无味、平静无波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异彩纷呈,老师授课,觉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动情!
  参考文献:
  [1]邱艺,谢幼如,李世杰,黎佳《走向进智慧时代的课程改革》2018.1.1
  [2]余映潮,张水鱼编《课堂生成的智慧》2016.10,山东教育出版社
  [3]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2016.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