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

【作者】 黄香敏

【机构】 (广西省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正文】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贴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较为重要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透过班级来进行的。
  关键词:班风建设;班干部;策略
  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引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成才。要带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对学生充满“爱”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爱好、人格及兴趣的尊重上。班主任要积极掌握学生的各项习惯,了解学生遇事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其个性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为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以爱为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笔者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方法。
  一、加强对班集体活动的开展
  对于班集体活动来说,它可以很好地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种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在班集体活动的开展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关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与人相处、团结协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和谐的班集体氛围的创设。在班集体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玩游戏、讲故事,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老师有着一种既爱又怕的心理,尤其是对班主任老师,有着一种天然的心理害怕。班主任老师通过对班集体活动的开展,可以在活动中加强与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还可以更好地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另外,通过班集体活动的开展,班主任老师还可以从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从而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进步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一)选拔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采取的办法是由学生先自己就职演讲,参与竞选,然后由学生结合每位学生的演讲先民主投票选举20位同学,再由教师权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另外,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经常教育学生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
  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且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要想有凝聚力,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掌握班级现状,摸清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思想动态,使不良迹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进而让班级向着和谐,向上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掌握班级情况,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找个别学生谈心,与班干部交流。二是通过作文形式反馈班级现状,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比如,在开学初召开“我理想中的班级”主题班会,学生先设想,然后畅所欲言,学生都想然让自己的班级团结、向上、和谐、进步,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而诞生了班级的制度,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班级努力。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时,召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班主任与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进行沟通、交流,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言行和心理状态来说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教师不是盲目的批评,而是应该主动了解是否是学生晚上回家学习太累的缘故;再如,学生上课经常发呆,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教师应该以友善的态度与他交流,以便了解学生遇到怎样的问题和困惑,这样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学会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被表扬的快乐,才能信心倍增,对于学生充满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可以从语言上进行口头表扬,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学生为学习之星,另外,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优秀表现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也能达到表扬学生的目的。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承担比一般老师更为艰辛的工作,除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强烈的职责心去影响学生,用耐心、细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群众。
  参考文献:
  [1]赵云.关于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
  [2]李丽.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
  [3]刘庆斌.班主任在小学生管理中的角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