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郭 燕
【机构】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崇文学校)
【正文】摘 要:经济推动信息科技技术的进步,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互联网+的形式完成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符合现代创新科技教学理念。信息化视野下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应深刻剖析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内涵,保证创新思维教学理念不变,运用不同信息技术与科技设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语文课堂使用先进科学设备辅助教学,学生可接收到更多的新鲜知识,尤其是文本阅读,老师为学生展示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本文深刻分析信息化视野下语文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分析
创新教育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老师运用信息资源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这是创新时代教育质量的提升。完成信息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老师在语文课堂应重视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用,保持自主探究教学方法不变,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使用微课完成课前导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高效利用课前时间,完成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探究信息化语文教学策略,老师应合理运用互联网教学设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一、信息化视野下语文教学重要性
利用信息设备与互联网技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阅读图像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维能力水平有限,阅读过程不能建立良好的情境,老师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图片,可提升学生对阅读情境的理解。阅读能力是通过语文课堂积累的,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培养阅读能力,老师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阅读素材,可拓展学生阅读量,老师和学生利用信息设备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知识的积累,小组学时学生可进行自主阅读,完成信息化视野下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保证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方式,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秀文本,老师利用语文课堂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学生对优秀文本进行探究,学习其文本结构,对优美词汇进行积累,完成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完成阅读与写作基础能力的培养后,老师应重视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利用信息化设备为学生播放课件、视频、图片,播放过程应重视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的积累过程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提升小学生文化知识与素养的积累。
二、信息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运用微课完成课前导学
运用微课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表现,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利用微课视频短的特点,课前3- 5分钟时间完成课前导学,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简单掌握,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老师在制作微课时,应重视微课内容精良,把握课前时间高效利用,微课内容可根据教学重点为学生设计,利用微课内容吸引学生,完成微课导学后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提升学习效率。微课的运用离不开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老师深刻理解微课的教学内涵,课下认真完成微课内容的设计,渗透拓展知识的教学思想到微课制作中,完成知识与教材结合的微课内容制作过程,完成信息化视野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录课完成课前预习
保证语文课堂教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视野下老师可利用录课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传统课前预习通常是由学生自行进行教材阅读,该过程不能保证学生对教材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花费时间不能收获相应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语文预习兴趣的培养。在传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思维,帮助学生录制3- 5分钟的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预习,学习效率会提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认真对待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注人自己对文章知识的理解,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学习时,老师可为学生制定预习计划,完成文章生词的总结,老师为学生制定预习计划可提高学生预习质量。老师利用班级微信群为学生录制本节课生词的范围,录制内容老师认真进行领读,避免预习期同学生出现陌生词汇影响预习效率。进行《将相和》课堂学习时,老师应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可挑选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听写,听写范围围绕预习生词进行。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教育资源关享
创新小学语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信息化视野下老师完成阅读教学后,应重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过程是对于阅读知识积累的具体体现。语文课堂老师利用互联同平台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秀小学生作文,提升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整理效率,老师先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进行优秀范文查阅,课堂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省去学生购买范文书籍的环节,保证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有资源的共享效率。老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可参考更多老师的教学方式,学习其他老师在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水平,完成教学方式的提升。资源共享是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教学便利。老师应合理利用教学信息平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语文学习思维。例如,为保证数学质量,老师在备课时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视频视索,搜索过程发现高质量的微课内容,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资源共享是信息化教学时代最突出特点,信息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策略应保证创新教育思想不变,老师在语文课堂可利用微课完成课前导学,运用微课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表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老师可利用微信平台为学生录课,保证预习效率与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率,在此大环境背景下,老师合理利用信息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创新教育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老师运用信息资源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这是创新时代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鹏举: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23。
[2]郭红梅: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A].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商贸协会2019年座谈会论文集[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19:3.
[3]刘美容: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理论前沿[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分析
创新教育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老师运用信息资源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这是创新时代教育质量的提升。完成信息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老师在语文课堂应重视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用,保持自主探究教学方法不变,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使用微课完成课前导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高效利用课前时间,完成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探究信息化语文教学策略,老师应合理运用互联网教学设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一、信息化视野下语文教学重要性
利用信息设备与互联网技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阅读图像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维能力水平有限,阅读过程不能建立良好的情境,老师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图片,可提升学生对阅读情境的理解。阅读能力是通过语文课堂积累的,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培养阅读能力,老师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阅读素材,可拓展学生阅读量,老师和学生利用信息设备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知识的积累,小组学时学生可进行自主阅读,完成信息化视野下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保证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方式,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秀文本,老师利用语文课堂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学生对优秀文本进行探究,学习其文本结构,对优美词汇进行积累,完成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完成阅读与写作基础能力的培养后,老师应重视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利用信息化设备为学生播放课件、视频、图片,播放过程应重视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的积累过程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提升小学生文化知识与素养的积累。
二、信息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运用微课完成课前导学
运用微课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表现,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利用微课视频短的特点,课前3- 5分钟时间完成课前导学,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简单掌握,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老师在制作微课时,应重视微课内容精良,把握课前时间高效利用,微课内容可根据教学重点为学生设计,利用微课内容吸引学生,完成微课导学后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提升学习效率。微课的运用离不开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老师深刻理解微课的教学内涵,课下认真完成微课内容的设计,渗透拓展知识的教学思想到微课制作中,完成知识与教材结合的微课内容制作过程,完成信息化视野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录课完成课前预习
保证语文课堂教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视野下老师可利用录课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传统课前预习通常是由学生自行进行教材阅读,该过程不能保证学生对教材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花费时间不能收获相应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语文预习兴趣的培养。在传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思维,帮助学生录制3- 5分钟的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预习,学习效率会提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认真对待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注人自己对文章知识的理解,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学习时,老师可为学生制定预习计划,完成文章生词的总结,老师为学生制定预习计划可提高学生预习质量。老师利用班级微信群为学生录制本节课生词的范围,录制内容老师认真进行领读,避免预习期同学生出现陌生词汇影响预习效率。进行《将相和》课堂学习时,老师应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可挑选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听写,听写范围围绕预习生词进行。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教育资源关享
创新小学语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信息化视野下老师完成阅读教学后,应重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过程是对于阅读知识积累的具体体现。语文课堂老师利用互联同平台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秀小学生作文,提升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整理效率,老师先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进行优秀范文查阅,课堂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省去学生购买范文书籍的环节,保证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有资源的共享效率。老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可参考更多老师的教学方式,学习其他老师在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水平,完成教学方式的提升。资源共享是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教学便利。老师应合理利用教学信息平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语文学习思维。例如,为保证数学质量,老师在备课时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视频视索,搜索过程发现高质量的微课内容,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资源共享是信息化教学时代最突出特点,信息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策略应保证创新教育思想不变,老师在语文课堂可利用微课完成课前导学,运用微课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表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老师可利用微信平台为学生录课,保证预习效率与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率,在此大环境背景下,老师合理利用信息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创新教育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老师运用信息资源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这是创新时代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鹏举: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23。
[2]郭红梅: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A].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商贸协会2019年座谈会论文集[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19:3.
[3]刘美容: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理论前沿[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