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法的应对策略

【作者】 许承年

【机构】 (安徽省太和县沙河路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中,小组讨论法作为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现代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大力倡导,但目前的合作小组存在分工不均匀,小组构成不合理、组织管理欠佳、评价反馈系统单一等问题。为了能够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小组讨论学习,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本文提出小组讨论学习的运用策略和建议。教师不仅要重视实施阶段的小组科学划分、明确成员职责和目标任务,同时更要重视评价反馈阶段的评价措施全程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对象小组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讨论法,应对策略,核心素养
  恰到好处的运用小组讨论法学习,它有助于改善课堂氛围,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与合作意识,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及社会性人格品质,而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践行和实施小组讨论学习,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自然地引起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根据现阶段小组讨论学习的国内外的教学理论,本文尝试着从课堂小组讨论学习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探讨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讨论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课堂小组讨论学习准备阶段的指导策略
  1.小组讨论法前教师精心备课
  教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并保证教学效果。教师的备课,首先要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来制定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做到熟知英语教材,理清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最后,备学生是备课的重点,老师要掌握学生父母和监护人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表现、朋友圈甚至其他亲属等情况,越了解学生,越可以顺利组织小组讨论学习,践行“因材施教”理念。教师要集体备课,教师间共同学习、探讨,确定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任务单。
  案例:在PEP版Grade 5上册第三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中,单元话题主要围绕食物。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食物的单词并能运用功能句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I’d like some ...来征求他人的和表达自己的用餐需求。教师备课时搜索了丰富的、精美的食物图片并制作了PPT课件。在课堂教学的导入和新课呈现环节,课件的展示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Consolidation部分,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Healthy food and drink。在英语教师上课前事先的教学预设中,假如在上课时让他们实时想象不仅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且也不一定能想到很多关于食物的词语。这时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示食物,这个关于食物的视频就像火药引子一样迅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案例中的这节课使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在图片与视频等的支撑下拓展学生的听读,为实际应用的语言操练创设条件。在本节课中,小组讨论前教师的精心备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小组讨论前学生认真预习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处在不同的阶段,老师要注意指导他们分层次地进行高效预习。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准备了,学生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英语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也可以减少思考时间,同学间的交流也更流畅,在他们的分组讨论学习中,有利于擦出智慧的闪光点。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不仅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做了充分准备,而且也能为小组讨论学习做更好的铺垫,让学习真正收到实效。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教师课堂教学时给出5分钟时间6人小组内合作交流,根据组内交流请同学们把和其他组员存在差异的地方圈出来。然后每组请一位同学汇报存在差异的地方,先请其他组帮助解决,教师最后总结研判。在读一读,做一做环节,教师可以先做示范,教师说,学生做。然后组内操练,分组竞赛,一位组员发口令,其他同学边说边做。在课堂拓展环节教师设计了Introduce my happy farm的合作活动任务,先组内交流介绍,丰富介绍的语言。然后每组请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介绍并给予评价反馈。
  二、课堂小组讨论学习实施阶段的指导策略
  1.合理地划分小组
  划分小组应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混合编组原则。把学生以这个原则分成各个小组,最大形式上保持学生原有的性格多样性。教师在编组时要重点考虑学生的成绩、能力、性别甚至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可以适当减少焦虑感;能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多维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综合学生的个体能力、性别、学习水平等因素,结合合作学习的任务和内容来划分班级的合作学习小组。划分时尽量做到好、中、差生搭配以及男女生搭配,形成优势互补、差异交流、促进学习。
  2.明确各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教师必须在科学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给予对应的合作小组同学明确的学习任务,保证合作学习单位体内每个成员都有相应的职责分工,小组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取决于小组成员的学习完成情况,每个学生都要对小组讨论小组的成绩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小组讨论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在这样的“荣誉共同体”的体制下,随着小组合作任务的进行,各位组员的合作意识也会不断增强,参与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小组成员的成绩也将大大进步。
  3.清晰合理地布置小组讨论的任务
  在实际的英语上课中,老师要给学生明确的讨论学习任务、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评价任务完成质量的标准。比如向学生说明独立思考的时间限制,成果的展现方式到底是口头汇报还是海报展示等形式,任务完成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等。清晰合理的任务布置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由独立思考过渡到合作讨论再到结论的得出做到一气呵成。
  三、课堂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反馈策略
  评价作为小组讨论学习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组讨论学习是否能达到课前预设的效果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恰当、合理、具体和及时的评价能起到有效调动、激励学生加入讨论小组的兴趣,也能有助于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1.评价措施的全程化
  评价应当贯穿英语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教师们在评价小组讨论学习时不能只评价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全面而具体地进行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合作小组成员的表现时刻记录着,做到松紧有度;也要关注小组讨论的每一个步骤,注重过程性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给予反馈评价,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依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在小组讨论学习的小组中,不仅只是教师的评价反馈,也要鼓励成员之间互评。学生是通过老师和组员对小组成绩的评定,总结和反思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全面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反馈,要指导组员进行自我评定和小组互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也能很好地调控课堂秩序,有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
  四、结语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变革与创新中,笔者认为只要正确恰当地运用小组讨论学习,就能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积极效益,改善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及社会性人格品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习落实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了学习实效,养成了良好的、终生受用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个体生命活力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惠萍:小组讨论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4-269.
  [2]覃兵:课堂评价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263-265.
  [3]杨子莹:有效的英语课堂讨论学习活动设计浅探[J].教育导刊,2007 (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