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角色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作者】 梁英芳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第二幼儿园)
【正文】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手段,日常生活中,幼儿无意观察成人的活动,然后效仿,反映出幼儿对四周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是必然的。作为幼儿园老师在角色游戏中,要仔细观察每个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予指导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教师瞄准时机指导,不仅丰富幼儿游戏内容,还增加游戏的多个情节,促进角色游戏幼儿之间的交流得到更理想的发挥,让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也能逐步提高,使幼儿身心能健康、和谐、并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加深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进一步的认识和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让幼儿积累游戏的经验,使得知识面得到扩展,幼儿的游戏内容和情节才会不断的加深和发展。
关键词:角色游戏;观察;指导;贯彻;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教师
一、幼儿园幼儿游戏过程和观察
这不仅是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与评价的前提,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心理特征和身心的发展,揣模幼儿的真正想法,需要教师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游戏中的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向个别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可以从人和物两方面着手。
1.在游戏中,观察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很频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来观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处于那种交往合作水平?是积极主动的参加游戏还是被别的幼儿带领下玩游戏的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去观察。
首先,观察幼儿与角色的关系。角色游戏的特点就是以人代人,抛开自己,进入角色。要达到这一点,幼儿必须了解和认识角色的行为与活动,在操作前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当幼儿能按角色的身份进行游戏时,说明幼儿已经开始具备了开展角色游戏的基本条件。其次,观察主角色与次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游戏中每个主题的角色组合,有一个主次的关系,而幼儿则喜欢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最后,观察每个主题间角色和角色的关系。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和内容不断的丰富,各主题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教师应仔细观察不同主题角色之间的交流,观察幼儿角色意识的增减程度,说话的口吻、语气,处事态度和交往的方法。
2.在游戏中,观察角色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成为幼儿开展游戏和深化游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通过观察角色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其一,观察幼儿扮演角色操作时的神情,可以判断幼儿是在探索,还是在思索、设想,从细节中来分析判断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其二,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以物代物,以语言、动作代物的情况。随着游戏的主题深化与丰富,幼儿会感觉到现成提供的玩具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就会去寻找类似的物或者用语言、动作来代替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说明幼儿已经能摆脱身边实物,学会以表象代替实物了,这是幼儿思维发展一个质的飞跃,这种现象是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因此教师在观察时,要注意当提供的现成材料不能满足幼儿时,要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的游戏在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
对幼儿角色游戏过程的观察目的并不在于让教师成为游戏过程的导演,而是为了准确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要,从而能客观实际出发,对游戏作出合理、有效的指导。
二、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幼儿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动向。如:他们想玩什么?需要加深哪些知识印象?会遇到什么困难?游戏的趋势如何?等等。随时捕捉发明创造的孩子,然后让他们介绍自己怎么做,怎么玩使其他幼儿都有了解,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使更多的幼儿进行积极模仿和创造。
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进行角色以上的教育,让幼儿认识发挥自已扮演角色的意义。第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在一般情况下,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在游戏中幼儿才能保持有好心情,愉悦地玩。有时教师也根据幼儿的特长进行分配角色扮演,但幼儿大多数不愿意接受的。例如:有一次,我在参加幼儿角色游戏观摩中,想扮演不同角色的七名幼儿分别提问:“你喜欢做这个工作吗?”其中有四名幼儿回答:“喜欢”。有三名幼儿说:“是老师让我做这工作的”这里,幼儿对某个角色是否愿意,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教师要讲清楚每个角色的作用,让幼儿明确每个角色所从事的劳动都是很光荣的道理。对扮演不太注目的角色的幼儿多加关注,多加表扬。教师评价时,给扮演普通劳动者角色的幼儿评“优秀演员”、“劳动模范”、“优秀服务员”等,给他们戴上红花,耐心细致逐步引导幼儿喜欢扮演各种角色。第三,引导幼儿体验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应该让幼儿进入角色,让他们体验到,去完成自己担当任务以后,给人带来的愉悦心情和成就感。这就是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那位当服务员的幼儿认为:“客人要吃的烤鱼,我给他们拿来,客人就高兴。”在这个幼儿身上,我看到了游戏的成功。之所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教师在观察游戏过程中,不妨问问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你扮演的角色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如果没有这个角色会怎么样,接着提出应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才会使别人满意、高兴。游戏结束时,也可以让幼儿用具体的实例来回答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角色意识、巩固对角色的正确认识,纠正对角色的不正确的理解和不符合角色身份的行为。
此外,要指导好角色游戏,教师本身也要参加游戏,并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我觉得是一种有效的、最自然,也是幼儿乐意接受的指导方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利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机智地引导游戏的进程和调节游戏者的关系,而又不控制游戏者的独创精神。如:一次,娃娃家的姐姐不让妈妈端走桌子上的菜,因为这些菜都是她一人烧的,妈妈拿走后,姐姐就大声哭闹。这时外婆(老师)来了,请她们说说在家里,小孩子应该听谁的话呀?她俩说:“应该听大人的话”“那么,妈妈把菜端走,放进冰箱里,小孩子该不该大吵大闹呀?”外婆这一说,做姐姐的小朋友马上停止了哭闹,和妈妈重归于好。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这两名幼儿在争吵时,完全没有了角色的意识,只存在现实中的“我”。老师以外婆的身份调解,利用她俩的角色关系来解决矛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指导角色游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的灵活应用和创造。前提是教师必须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只有这样,幼儿的游戏是轻松自如的,才能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
[2][4]李姗泽、李传英.浅谈幼儿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46-49
[3][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85
[6]郭力平、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学,2002,25(2)
关键词:角色游戏;观察;指导;贯彻;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教师
一、幼儿园幼儿游戏过程和观察
这不仅是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与评价的前提,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心理特征和身心的发展,揣模幼儿的真正想法,需要教师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游戏中的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向个别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可以从人和物两方面着手。
1.在游戏中,观察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很频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来观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处于那种交往合作水平?是积极主动的参加游戏还是被别的幼儿带领下玩游戏的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去观察。
首先,观察幼儿与角色的关系。角色游戏的特点就是以人代人,抛开自己,进入角色。要达到这一点,幼儿必须了解和认识角色的行为与活动,在操作前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当幼儿能按角色的身份进行游戏时,说明幼儿已经开始具备了开展角色游戏的基本条件。其次,观察主角色与次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游戏中每个主题的角色组合,有一个主次的关系,而幼儿则喜欢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最后,观察每个主题间角色和角色的关系。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和内容不断的丰富,各主题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教师应仔细观察不同主题角色之间的交流,观察幼儿角色意识的增减程度,说话的口吻、语气,处事态度和交往的方法。
2.在游戏中,观察角色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成为幼儿开展游戏和深化游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通过观察角色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其一,观察幼儿扮演角色操作时的神情,可以判断幼儿是在探索,还是在思索、设想,从细节中来分析判断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其二,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以物代物,以语言、动作代物的情况。随着游戏的主题深化与丰富,幼儿会感觉到现成提供的玩具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就会去寻找类似的物或者用语言、动作来代替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说明幼儿已经能摆脱身边实物,学会以表象代替实物了,这是幼儿思维发展一个质的飞跃,这种现象是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因此教师在观察时,要注意当提供的现成材料不能满足幼儿时,要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的游戏在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
对幼儿角色游戏过程的观察目的并不在于让教师成为游戏过程的导演,而是为了准确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要,从而能客观实际出发,对游戏作出合理、有效的指导。
二、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幼儿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动向。如:他们想玩什么?需要加深哪些知识印象?会遇到什么困难?游戏的趋势如何?等等。随时捕捉发明创造的孩子,然后让他们介绍自己怎么做,怎么玩使其他幼儿都有了解,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使更多的幼儿进行积极模仿和创造。
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进行角色以上的教育,让幼儿认识发挥自已扮演角色的意义。第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在一般情况下,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在游戏中幼儿才能保持有好心情,愉悦地玩。有时教师也根据幼儿的特长进行分配角色扮演,但幼儿大多数不愿意接受的。例如:有一次,我在参加幼儿角色游戏观摩中,想扮演不同角色的七名幼儿分别提问:“你喜欢做这个工作吗?”其中有四名幼儿回答:“喜欢”。有三名幼儿说:“是老师让我做这工作的”这里,幼儿对某个角色是否愿意,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教师要讲清楚每个角色的作用,让幼儿明确每个角色所从事的劳动都是很光荣的道理。对扮演不太注目的角色的幼儿多加关注,多加表扬。教师评价时,给扮演普通劳动者角色的幼儿评“优秀演员”、“劳动模范”、“优秀服务员”等,给他们戴上红花,耐心细致逐步引导幼儿喜欢扮演各种角色。第三,引导幼儿体验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应该让幼儿进入角色,让他们体验到,去完成自己担当任务以后,给人带来的愉悦心情和成就感。这就是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那位当服务员的幼儿认为:“客人要吃的烤鱼,我给他们拿来,客人就高兴。”在这个幼儿身上,我看到了游戏的成功。之所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教师在观察游戏过程中,不妨问问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你扮演的角色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如果没有这个角色会怎么样,接着提出应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才会使别人满意、高兴。游戏结束时,也可以让幼儿用具体的实例来回答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角色意识、巩固对角色的正确认识,纠正对角色的不正确的理解和不符合角色身份的行为。
此外,要指导好角色游戏,教师本身也要参加游戏,并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我觉得是一种有效的、最自然,也是幼儿乐意接受的指导方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利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机智地引导游戏的进程和调节游戏者的关系,而又不控制游戏者的独创精神。如:一次,娃娃家的姐姐不让妈妈端走桌子上的菜,因为这些菜都是她一人烧的,妈妈拿走后,姐姐就大声哭闹。这时外婆(老师)来了,请她们说说在家里,小孩子应该听谁的话呀?她俩说:“应该听大人的话”“那么,妈妈把菜端走,放进冰箱里,小孩子该不该大吵大闹呀?”外婆这一说,做姐姐的小朋友马上停止了哭闹,和妈妈重归于好。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这两名幼儿在争吵时,完全没有了角色的意识,只存在现实中的“我”。老师以外婆的身份调解,利用她俩的角色关系来解决矛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指导角色游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的灵活应用和创造。前提是教师必须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只有这样,幼儿的游戏是轻松自如的,才能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
[2][4]李姗泽、李传英.浅谈幼儿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46-49
[3][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85
[6]郭力平、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学,20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