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趣味化研究
【作者】 李华宁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那坡中学)
【正文】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应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趣味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趣味性实验教学的应用措施,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本文针对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趣味新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化学实验教学趣味化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趣味化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科目,也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兴趣中帮助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高中化学主要的课程内容是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因此,如何让化学实验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是化学教师需要探索的方向。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知化学的魅力和实际应用,来不断的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一、高中化学实验趣味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中化学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高中的化学知识相对比较分散,需要大量的理解和记忆,重点和难点也比较多,所以对一些高中生来说,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挑战的科目。如果化学的教学方式没有随着课程改革和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和创新,那么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化学产生厌烦的情绪,一成不变且枯燥的课堂氛围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提升和应用。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高中生的发展特点,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趣味化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知到化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点理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在不断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和探索,也会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不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本身会存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便将趣味性融入化学实验教学当中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和深入的思考。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为了考试成绩合格,忽略了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来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兴趣成为提高学习能力的学习动力和催化剂。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会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但是比较形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对于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趣味性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没有很好的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和需求,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创新。虽然知道趣味性教学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没有深入挖掘有效的具体应用,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长期的话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枯燥,降低期待值和好奇心,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和进行实验的热情。
在当前化学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大纲内容进行教学和实验操作,在教学当中几乎很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吸收化学知识之后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也不会去运用,很难实现学以致用。缺少生活实际的应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忽略对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和应用来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主角都是老师,学生大多按照教师的演示和操作,一步步的进行模仿学习和记录,学生缺少独立的思考。而且教师为了快速的完成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会经常忽略化学实验的意义,没有意识到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长期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的堕性,在化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不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对于化学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化学的综合素质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趣味化的应用策略
鉴于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为了改善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有效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更新教学理念和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放肆,不是一味的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形式上的进行一些趣味实验来进行教学,而是真正去深入挖掘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和趣味实验背后所体现的化学魅力和影响力,来激发学生内心当中对于化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能够很好的将趣味教学融入化学实验当中,教师也应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创新趣味性的实验形式和内容,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进行适当的应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氯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在正式进行实验或讲解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变一个魔术,将一张带有颜色的纸张放到一瓶液体中,观察一段时间后,颜色神奇的消失了;将一个红色的花放到一个瓶子中,一段时间之后花的颜色竟然发生变化了……通过这样魔术的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对这些“魔法”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背后的奥秘,这时教师进行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讲解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网络中的有趣实验热点,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也要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不做危险操作和尝试。
(二)结合生活实际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实验的时候,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会让学生觉得生活在化学的参与下变得很有趣,化学融入了生活实际后也变得更加的有魅力。
例如,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和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将两个知识点进行结合,强调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情况,如汽车尾气、酸雨、PM2.5等等,然后让学生在雨天的时候通过搜集雨水来测试雨水的pH值,并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通过雨水检验来确定是正常雨水还是酸雨,来了解环境状况。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展现生活问题,并了解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三)创新思维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所学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应用和实践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趣味化实验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开发思维,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发实验课题,可以结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建立实验小组,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课题,通过观察生活、收集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的方式,锻炼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对化学学习产生动力。
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假设流落荒岛的时候,如何运用寻找到的工具进行发电,并提供荒岛中可以找到的物品清单,以分组讨论和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在范围内去寻找适用的材料,得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制作一个发电装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和应用,增强和巩固各类化学物质的特点和性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融入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催化下感知化学的魅力,更好的更有效的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化学素养,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慧.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J].读与写,2021,18(24):171.
[2]许军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实践[J].学周刊,2021(5):103-104.
[3]于斌.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9):85-86.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趣味化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科目,也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兴趣中帮助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高中化学主要的课程内容是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因此,如何让化学实验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是化学教师需要探索的方向。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知化学的魅力和实际应用,来不断的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一、高中化学实验趣味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中化学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高中的化学知识相对比较分散,需要大量的理解和记忆,重点和难点也比较多,所以对一些高中生来说,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挑战的科目。如果化学的教学方式没有随着课程改革和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和创新,那么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化学产生厌烦的情绪,一成不变且枯燥的课堂氛围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提升和应用。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高中生的发展特点,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趣味化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知到化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点理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在不断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和探索,也会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不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本身会存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便将趣味性融入化学实验教学当中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和深入的思考。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为了考试成绩合格,忽略了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来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兴趣成为提高学习能力的学习动力和催化剂。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会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但是比较形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对于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趣味性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没有很好的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和需求,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创新。虽然知道趣味性教学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没有深入挖掘有效的具体应用,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长期的话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枯燥,降低期待值和好奇心,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和进行实验的热情。
在当前化学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大纲内容进行教学和实验操作,在教学当中几乎很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吸收化学知识之后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也不会去运用,很难实现学以致用。缺少生活实际的应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忽略对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和应用来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主角都是老师,学生大多按照教师的演示和操作,一步步的进行模仿学习和记录,学生缺少独立的思考。而且教师为了快速的完成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会经常忽略化学实验的意义,没有意识到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长期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的堕性,在化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不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对于化学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化学的综合素质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趣味化的应用策略
鉴于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为了改善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有效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更新教学理念和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放肆,不是一味的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形式上的进行一些趣味实验来进行教学,而是真正去深入挖掘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和趣味实验背后所体现的化学魅力和影响力,来激发学生内心当中对于化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能力,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能够很好的将趣味教学融入化学实验当中,教师也应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创新趣味性的实验形式和内容,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进行适当的应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氯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在正式进行实验或讲解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变一个魔术,将一张带有颜色的纸张放到一瓶液体中,观察一段时间后,颜色神奇的消失了;将一个红色的花放到一个瓶子中,一段时间之后花的颜色竟然发生变化了……通过这样魔术的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对这些“魔法”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背后的奥秘,这时教师进行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讲解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网络中的有趣实验热点,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也要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不做危险操作和尝试。
(二)结合生活实际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实验的时候,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会让学生觉得生活在化学的参与下变得很有趣,化学融入了生活实际后也变得更加的有魅力。
例如,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和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将两个知识点进行结合,强调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情况,如汽车尾气、酸雨、PM2.5等等,然后让学生在雨天的时候通过搜集雨水来测试雨水的pH值,并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通过雨水检验来确定是正常雨水还是酸雨,来了解环境状况。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展现生活问题,并了解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三)创新思维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所学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应用和实践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趣味化实验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开发思维,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发实验课题,可以结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建立实验小组,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课题,通过观察生活、收集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的方式,锻炼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对化学学习产生动力。
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假设流落荒岛的时候,如何运用寻找到的工具进行发电,并提供荒岛中可以找到的物品清单,以分组讨论和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在范围内去寻找适用的材料,得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制作一个发电装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和应用,增强和巩固各类化学物质的特点和性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融入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催化下感知化学的魅力,更好的更有效的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化学素养,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慧.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J].读与写,2021,18(24):171.
[2]许军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实践[J].学周刊,2021(5):103-104.
[3]于斌.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