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彭运兰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学校)
【正文】有位作家形容过:一个班主任就是一个园丁,一个班级就是你的自留地。地里的每棵幼苗都值得精心呵护,班主任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影响着它的成长。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芜杂。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抓常规管理,促习惯养成
良好的班风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务实还是务实。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接手一届学生,我总要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影响、性格心理、行为习惯等,做到见新生不陌生。另外,我还要抓住每个学生在“新起点”的心理需求——从“新’做起,好学生想更上层楼,差生想改头换面。结合这一心理,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确定目标,明确方向,激扬文字,鼓励士气。接着,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行为。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纪律督促;和谐纯正的班风也需要纪律护航。为此,我除了制定《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有集体制定的《班级公约》和《月综合素质评比规则与表格》、《小组管理细则》等,这些都是通过大家制定,大家执行的。作为班主任,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把“勤’执行到底,勤走,勤看,勤听,勤记(班务情况)。对于班级情况也及时总结,一天一总结,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总结,一次活动一总结,这样不断的扬善去恶,规范学生行为,班级的战斗力也日益增强了。
二、了解学生,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纽带。一支朝气蓬勃的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培养一群优秀的班干部,会使班级更有正气,更积极进取,所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班干部,分工合作,安排干部值日制,施行日汇报制和月班干部述职制,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为了让班级尽快稳定和班干部快速的成长,我每天比大多数同学早到校,晚离开,课余时间基本和学生在一起。在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重个人形象,让学生做到的,我必然先做到,例如,升旗肃立、衣着整洁大方、从不讲脏话、从不迟到、看到垃圾拾起等,用良好的细节影响学生。
三、开展多彩活动,凝聚班级合力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要让学生发自肺腑地热爱班集体,并形成集体主义信念,就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要多用文体活动团结学生,如果你举行一项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话,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是极大的成功。比如说学校举行过的歌咏比赛和运动会等活动,我让全班学生都出去,参加的参加、助威的助威。班主任要全力提倡,这是构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群众荣誉感的绝好机会。如果班主任只强调学习,不主张参加这些活动的话,就等于自我在破坏班级的团结,削弱班级的凝聚力。
四、加强家校沟通,凝聚教育合力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其实,家长非常希望、非常愿意、也有能力帮助学校和班级。一个班有40多个学生,就有80个以上的家长帮忙管理。所以要在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好家班合作。
在家班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我们班的家委会,推选出家委会主任,并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分工。通过参与到学校班级的管理中来,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少了一些抱怨,多了一些体谅,有了他们的肯定与支持,我也可以更好更轻松地开展班级工作。
对于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也只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点滴做法和个人浅显的认识。总之,我认为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做个有心人,对班级进行全方位的细化管理。
一、抓常规管理,促习惯养成
良好的班风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务实还是务实。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接手一届学生,我总要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影响、性格心理、行为习惯等,做到见新生不陌生。另外,我还要抓住每个学生在“新起点”的心理需求——从“新’做起,好学生想更上层楼,差生想改头换面。结合这一心理,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确定目标,明确方向,激扬文字,鼓励士气。接着,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行为。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纪律督促;和谐纯正的班风也需要纪律护航。为此,我除了制定《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有集体制定的《班级公约》和《月综合素质评比规则与表格》、《小组管理细则》等,这些都是通过大家制定,大家执行的。作为班主任,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把“勤’执行到底,勤走,勤看,勤听,勤记(班务情况)。对于班级情况也及时总结,一天一总结,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总结,一次活动一总结,这样不断的扬善去恶,规范学生行为,班级的战斗力也日益增强了。
二、了解学生,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纽带。一支朝气蓬勃的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培养一群优秀的班干部,会使班级更有正气,更积极进取,所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班干部,分工合作,安排干部值日制,施行日汇报制和月班干部述职制,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为了让班级尽快稳定和班干部快速的成长,我每天比大多数同学早到校,晚离开,课余时间基本和学生在一起。在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重个人形象,让学生做到的,我必然先做到,例如,升旗肃立、衣着整洁大方、从不讲脏话、从不迟到、看到垃圾拾起等,用良好的细节影响学生。
三、开展多彩活动,凝聚班级合力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要让学生发自肺腑地热爱班集体,并形成集体主义信念,就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要多用文体活动团结学生,如果你举行一项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话,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是极大的成功。比如说学校举行过的歌咏比赛和运动会等活动,我让全班学生都出去,参加的参加、助威的助威。班主任要全力提倡,这是构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群众荣誉感的绝好机会。如果班主任只强调学习,不主张参加这些活动的话,就等于自我在破坏班级的团结,削弱班级的凝聚力。
四、加强家校沟通,凝聚教育合力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其实,家长非常希望、非常愿意、也有能力帮助学校和班级。一个班有40多个学生,就有80个以上的家长帮忙管理。所以要在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好家班合作。
在家班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我们班的家委会,推选出家委会主任,并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分工。通过参与到学校班级的管理中来,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少了一些抱怨,多了一些体谅,有了他们的肯定与支持,我也可以更好更轻松地开展班级工作。
对于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也只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点滴做法和个人浅显的认识。总之,我认为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做个有心人,对班级进行全方位的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