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学校对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作者】 刘晓群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第五小学)


【正文】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教育问题,更值得整个社会共同关注。为此,作为学校,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系统、全面、正确的青春期性教育,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性教育;实施策略
  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他们的子女正好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多为进城务工),而其仍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直是我国教育中比较回避的,有关人类性教育方面的内容往往容易被忽略。而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有的在小时候就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对于性更是讳莫如深。这些留守儿童从小就没有得到关于性教育的一些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让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到不知所措。加之农村相对落后,很多儿童没有办法接受到正确的关于性的知识。这让他们的性知识处于空白阶段,有很多关于留守儿童受到性侵害和对他人进行性侵害相关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很多儿童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甚至受到了性侵害都没有办法应对,这一切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留守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的搜集和实地调查所得的数据和结果显示,目前留守儿童在青春期性教育问题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较为明显和集中地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守儿童缺乏对青春期性生理的正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同性意识的萌发较其他青少年群体要早得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稳定的因素也相对的增多。根据我们对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对青春期身体的发育的了解相当的匮乏。女生在月经初潮时不知所措,出现害怕的心理。她们既不敢询问家中的监护人,也不敢咨询老师、朋友。同样男生在首次遗精时,因为无心理准备,表现出恐慌、心神不宁等态度。农村留守儿童对种种的青春期身体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他们在面对身体的变化时出现慌乱的情形。
  (二)留守儿童性心理萌发提前。青春期的留守儿童在性意识方面发展迅速,根据对留守儿童的访谈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性意识的产生、渴望与异性接触、早恋等现象普遍较其他青少年提前。并且留守儿童恋爱需求和性需求的程度普遍强于其他同龄者,由于学校、家庭对其进行性教育的活动及其的缺乏,因此这种需求并没有被正确地加以引导和开解,以至于一些留守儿童性心理发展的不健全,甚至出现严重的过失。在性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体验较之其他儿童更易出现困扰。
  二、留守儿童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性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一项内容,是关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一项研究和教学,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人的性器官和性功能的生理知识,还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以及与性有关的法律规范。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正面的青春期性教育,使他们免于不良的诱惑,正确看待“性”,走好迈入青春的第一步。
  (一)通过参与互动式教学法及心理咨询培养正确的性观念。留守儿童的性意识发展时间相对提前,性欲望与性冲动等心理现象也呈现出了更多的复杂性,因而我们应指导和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一些性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在亲子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性知识教育,介绍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舒解他们在性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使用参与互动式教学法,教育者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因地制宜地采取游戏、主题班会、同伴教育、知识竞赛等形式,以讲解、小组探讨、角色扮演、快速联想、讨论要点等方法展开教学,并通过闪电评估、课前课后问卷、教学后终期评估、谈心和写出个人心得等方式进行综合效果评估在课后,要加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工作。咨询中可采用宣泄疗法,使来询者倾诉长期积郁在心中的苦闷和矛盾。并辅之以心理音乐疗法和鼓励来询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二)开展符合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教育。性别是个体无法选择的,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必须接受的现实,所以必须通过教育让农村留守儿童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性别,并形成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适应的个性气质。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1.克服一些落后观念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农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避免女孩对两性的社会地位现状乃至对自己的性别极度不满,不能很好地悦纳自己身心发展带来的变化,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2.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环境的特殊性,疏导中要做到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尤其对个案的关注要加强;3.消除性别因素,以免对他们的两性交往造成障碍或误导;4.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以发展眼光看待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性变化,从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培养他们形成适应社会变化要求的性别气质。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问题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问题,因其涉及家庭多、范围广、影响深远等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解决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协调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切实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