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影响我一生的老师

【作者】 龙莹莹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正文】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在2010年,那时我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10年来,在他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我从一个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慢慢成长为一名有专业知识、会管理课堂的教师。前段时间闲暇之余,我再次拿起这本书,在书中有些章节,苏霍姆林斯基生动的描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教育事件,这些通过教育实践展现出的教育智慧让我感受颇深,也让我回想起了求学生涯中遇到的“好老师”。
  我的初三时光过的很苦恼。我最喜爱的英语老师调到县一中去任教了,英语是唯一一门我特别喜爱,能偶尔考满分的学科。我的数理化成绩相对较差,唯有英语这门学科让我看到升学的希望。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心灰意冷,我开始自暴自弃。心想:现在唯一关注我的老师离我而去了,没人再会把我当成升学的好苗子培养了,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一天数学晚自习,王老师在黑板上讲函数题。要是以前,我会努力睁大着眼睛认真听讲,完全不顾昏黄的灯光和斑驳掉漆的黑板的影响。那一节课我一直低着头,一次都没有抬头看黑板。不知什么时候,王老师走到我身边,俯下身,轻轻的对我说:你怎么不看黑板啊,答题过程都订正了吗?我带着情绪回答:坐在后边看不清黑板。王老师又轻轻的说:眼睛近视了要配眼镜哦,你的英语老师可在一中等你啊。就在那一瞬间内心的委屈、懊悔、不甘…所有的情绪随着眼泪奔涌而出。自从那节数学课后,一切开始发生了改变。王老师对我的特别关注让我很感动,他很好的照顾了我强烈的自尊。他那体贴的话语和关切的教训让我重拾信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中提倡的,教师要争取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燃起他们对你的学科的志趣。要做有良心的教师,对于没有志趣的学生要做细心的了解和耐心的引导。王老师对我的引导对我的教育生涯也有很深的启发。面对学生不热爱我的学科这一难题,我不能劈头盖脸的给他一顿赤裸裸的说教和批评,更不能使性子选择放任不管。要像我的老师对我那样,耐心的去感化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去争取他们的思想和心灵,让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我教的这门学科有所收获,这也成为了我引以为荣的事。
  后来在一次几何课上,老师让我们证明两条线段平行,王老师说:这一题有多种解答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我找了草稿纸认真的画图分析。答题时间结束时,王老师鼓励同学们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做法,很多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很活跃。我也破天荒的发挥了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的“大胆”,站起来走向讲台,可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加之初三本来就比别的年级多上一节晚自习,下课了学生就要回寝室休息。同学们急匆匆的收拾文具离开教室。我顿时很沮丧,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没人欣赏认可。就在这时,王老师走过来说:来,我来听听你的方法。结果我绕来绕去好一会才讲清楚,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自己还走了弯路,使用的不是最简洁的方法。我渐渐的由原来的自信满满变得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声音越来越小。但是,王老师耐心的听完了我的解答过程,然后说:不错嘛,你草稿纸上写了这么多,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啊。认真的思考,你会有更多收获哦。听到老师的这些话,我失落的心也变得平和起来,至少老师看到了我的进步,能做出这道题,我感觉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啊。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发现,去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的掌握,而是去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取的。这样他的兴趣会很强烈,记忆会更深刻。王老师通过这样创造性的一节课既让学生享受到了劳动的喜悦,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努力的人是值得尊重的。难怪那么多同学都喜欢他的数学课,也总能是拿到高分,我开始后悔没有早点发现他的优点。从那以后,我学习数学就更有信心了。
  王老师的个人素养也让我很受触动,他对书籍的热爱无处不在。上初中时,我经常会看到他握着一本杂志经过我们的教室,同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老师借去看了几个月,后来我订的期刊《中学生语数外》王老师也借去看,其实好几期我压根儿都没打开过。还书的时候王老师还对我说哪几道题讲的好,我可以看看,哪几个题超纲了不适合我,还给我做好了记号。那时我就想,王老师书都教的那么好,还坚持看这么多书,真了不起。只可惜他只教了我们一年。几年后,有一次遇见他,他问我借英语方面的资料,还有我做过的高考题。原来他外出学习深造了几年,改教英语了。可惜我再没有机会去听他的课了。也许缘分使然,后来,参加工作,我和王老师成为了同事,每次听他的公开课,听着他那纯正的美式发音就像是VOA现场播报一样,简直就是视听享受。每当听到他讲课,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伫立在走廊,偷偷地听……。后来我才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老师为了练习英语发音每天晚上都听英语广播,模仿发音。王老师一直都是那么善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求,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他的这一人格魅力深深触动了我的精神世界。也时刻鞭策着我要善于发展自己的不足,不断的给自己提要求,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真正打动我们内心世界的老师不是很多。我在人生低谷期遇到了王老师,他改变了我的认知,也影响了我的人生。我要以他为榜样,不断学习提升,努力成为一名有智慧、有方法、有魅力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