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阐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保燕妮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黄河路小学)


【正文】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只注重语文汉字的听说读写,没有重视优美语言的赏析,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而微课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引起大家的关注,并逐步改善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近年来,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深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的教学。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们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多的改变。微课就是教育行业中的新生代表,它通过视频将知识传递给同学们,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行观看,挣脱了传统教学中的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同学们在教学中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可以达到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
  1、微课教学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材所能带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个媒介向学生拓展教材知识以外的知识,将教学内容向外延伸,丰富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储备,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不能“学死书”,将知识生动立体起来。有了微课的引入,教师就可以把图片,音频甚至于视频带到课堂之上,以优美的音乐,震撼的视频,细致的讲解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对课堂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记忆,让学生能够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新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微课不单单是视频音效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课堂中生硬的技术存在,它是将生活中的知识带进课堂,又将课堂中的知识带入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2、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使用的不足
  和中学的语文教师相比较,小学的教师工作量较少,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一些顽皮,其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老师要把在学生身上花很多的精力。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有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课堂的效率,老师通常要想尽办法帮助并管控他们。但是还存在更严重的现象,由于学校的教师配置机制不完善,语文老师工作通常比较繁杂,不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所以小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发展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反倒不利于开展教育活动,老师需要用大量的试讲和精力去选视频,制作课件等等,这会大大的降低微课的使用质量。
  2.2微课教学应用不完善
  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教育中有很多的障碍性因素,这些因素一直在阻碍着教育水平的提升。首先,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对微课没有很好地认知,不知道其运用带来的价值,进而再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作用,课堂生硬且缺乏趣味性;其次,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并不能有效地把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致使微课使用的杂乱无章,没有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好知识内容,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3微课管理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还在运用中,这不免会影响微课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其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且相关的结构机制也不够成熟。这样一来,在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后,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对其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掌握,教学的效果也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了。此外,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老师要同步的和很多学生开展教学,这样一来,教师就不能够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一一辅导,学生的很多问题都不能及时的得到处理。
  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明确教学重点
  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同学们的心理特点,同时应该了解微课教学的难点,与具体情况相联系完成教学。虽然微课的时间不是很长,但都是精华,它把之前整节课的内容缩短在十分钟上下,将难点和重点向同学们展示,使同学们能够更快的了解突破方式,同时节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例如,本节学习《静夜思》,老师能够利用微课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展示给同学们,将当时的场景进行还原,增强他们印象的同时,向他们剖析诗中各个词语的内涵,循序渐进,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3.2 注重微课趣味性
  在传统模式教学中,同学们一直是在被动的学习,通过微课教学,有效的转变了这一局面,使课堂充满活力,不但提升了同学们的兴趣,还促使他们思维得到培养。例如,本节课要学习《桂林山水》,肯定有很多同学们没有去过那里,所以并没有直观性的认识。老师能够利用微课将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切身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意境,同学们观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通过本次观看你内心觉得桂林山水怎么样?你所看到的画面与作者描绘的有何不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情感?使同学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流露的情感,同时联系作者的表现手法进行相关学习。
  3.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具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不但要引导同学们积极的进行思考,还要切实懂得传授知识。想要更好的与当代教育要求相一致,必须将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在实际教学中将微课引入进去,鼓励同学们能够大胆的判断和思考,并不断的尝试创新,以此将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例如,本节课要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老师可以将西沙群岛的富饶情景通过微课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并在同学们观看期间提出相应的问题,将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同学们联系视频进行相关学习,不但可以看到西沙群岛的壮丽,还可以深切了解作者当时情感的表达,让同学们在基本了解的前提下展开探讨和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的把握住语文知识。
  3.4 创设语文相关的微课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对周边环境也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根据小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入个性化,趣味性较强以及动态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开展前,教师要结合课本中重点知识制作课件,尽可能的将复杂的知识转化的更具体,更促进他们理解,并搜索相关知识的小视频,在课堂上合适的时间让学生观看,让他们感觉自己仿佛处在这一情境中,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进而无形之中将他们与知识融为一体,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
  3.5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语文和其他的科目有很大的差异,其更语言化,且知识更零碎,更复杂,所以,教师要对不同的知识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拿着课本以及粉笔就能够度过一节课,可这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且不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微课的运用能够对知识进行渗透,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分层次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框架。结合微课进行教学,老师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情绪控制以及思维模式都可以进行教导,对余生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促使他们利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微课融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能够进一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课堂,所以,要跟上教育的发展趋向,在语文教育中有效地运用微课,进而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用微课,将枯燥的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加强其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和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9(1):76-77.
  [2]张娅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9(1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