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 玲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第二小学)
【正文】摘 要: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具有语言的四大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但学生学习困难,教师也往往缺乏相应的作文指导,导致小学作文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本文立足于此,浅谈小学生语文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小学生作文问题的成因,随后提出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但是学生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环节。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教师缺乏写作技术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强人意,导致了小学作文教学陷入瓶颈。
一、強化小学作文指导效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以拥有足够的兴趣为前提,因此,在进行小学作文指导与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小学作文的指导与教学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与好奇心,促进他们为学习写作知识,提升写作技巧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强化小学作文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用白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相关写作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与练习,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写作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与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强化指导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3.有利于深化小学生的写作感受
强化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效果的过程不仅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效率的过程,也是深化他们写作感受的重要过程。在进行相关指导与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小学作文中蕴藏的独特乐趣,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其中蕴藏的情感,这对于深化他们的写作感受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作文中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作文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表现在学生作文中通常是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维混乱,语言枯竭,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其次,学生作文中情感表达相对较差,更多是进行流水账似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最后,学生的作文整体结构混乱,逻辑性不强,缺乏条理。
三、小学生作文出现问题的成因
造成小学生作文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而且缺乏写作素材,所以导致在作文写作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第二,学生缺乏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对于作文素材大都是由教师灌输或者是从作文模板中摘抄过来,由于学生经历的少,所以缺乏自主的思想和情感。第三,教师缺乏对学生作文的结构指导,小学生作文大都是以记叙文为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使小学生作文逻辑思维混乱,语言空洞、文章缺乏可读性。
四、强化小学生作文指导效果的思考和建议
1.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写作素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只有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才能将写作素材更好的运用到作文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是绘本故事、可以是小说名著、也可以是古代诗词等等,但是笔者并不主张学生阅读一些《小学生作文》《作文大全》之类的作文阅读,这样的阅读素材不但对学生的写作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局限,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提升。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优美词句的摘抄,遇到优美的词句,学生将其摘抄到笔记本中,并时不时的拿出来翻阅,久而久之优美的词句便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当学生在遇到关于春天的描写时就不单单是“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而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等等关于春天的词句,并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提高文章质量。
2.加强实践,激发学生情感表达
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小学生缺乏实践积累,无法想象作文题目中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发展。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物,观察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观察不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从而通过不观察不同的事物,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3.加强指导,注重文章结构构建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除了素材的积累和实践以外,教师的作文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传授学生写作技巧,训练学生的文章结构,从而让学生的文章看起开更加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挖掘一些优美的排比句、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让学生根据例句进行仿写,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将修辞手法应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专门开设“提纲教学”,强化学生文章结构。
4.勤于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勤加练习。只有学生多看、多写、多练,才能将积累的贼做素材为我所用,灵活的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作文水平。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在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写作点,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可以是文章的缩写、续写和仿写;可以是学生对某篇文章或者某个人物的感悟和见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从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指导和学生不断的阅读和练习。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中建议教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写作素材;加强实践,激发学生情感表达;加强作文指导,注重文章结构构建;勤于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将阅读、实践、构建和练习相结合,促使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黎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
[2]熊利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3]卢宗起.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及措施[J].学周刊,2020(05)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但是学生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环节。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教师缺乏写作技术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强人意,导致了小学作文教学陷入瓶颈。
一、強化小学作文指导效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以拥有足够的兴趣为前提,因此,在进行小学作文指导与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小学作文的指导与教学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与好奇心,促进他们为学习写作知识,提升写作技巧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强化小学作文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用白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相关写作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与练习,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写作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与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强化指导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3.有利于深化小学生的写作感受
强化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效果的过程不仅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效率的过程,也是深化他们写作感受的重要过程。在进行相关指导与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小学作文中蕴藏的独特乐趣,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其中蕴藏的情感,这对于深化他们的写作感受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作文中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作文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表现在学生作文中通常是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维混乱,语言枯竭,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其次,学生作文中情感表达相对较差,更多是进行流水账似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最后,学生的作文整体结构混乱,逻辑性不强,缺乏条理。
三、小学生作文出现问题的成因
造成小学生作文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而且缺乏写作素材,所以导致在作文写作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第二,学生缺乏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对于作文素材大都是由教师灌输或者是从作文模板中摘抄过来,由于学生经历的少,所以缺乏自主的思想和情感。第三,教师缺乏对学生作文的结构指导,小学生作文大都是以记叙文为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使小学生作文逻辑思维混乱,语言空洞、文章缺乏可读性。
四、强化小学生作文指导效果的思考和建议
1.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写作素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只有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才能将写作素材更好的运用到作文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是绘本故事、可以是小说名著、也可以是古代诗词等等,但是笔者并不主张学生阅读一些《小学生作文》《作文大全》之类的作文阅读,这样的阅读素材不但对学生的写作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局限,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提升。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优美词句的摘抄,遇到优美的词句,学生将其摘抄到笔记本中,并时不时的拿出来翻阅,久而久之优美的词句便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当学生在遇到关于春天的描写时就不单单是“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而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等等关于春天的词句,并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提高文章质量。
2.加强实践,激发学生情感表达
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小学生缺乏实践积累,无法想象作文题目中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发展。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物,观察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观察不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从而通过不观察不同的事物,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3.加强指导,注重文章结构构建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除了素材的积累和实践以外,教师的作文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传授学生写作技巧,训练学生的文章结构,从而让学生的文章看起开更加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挖掘一些优美的排比句、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让学生根据例句进行仿写,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将修辞手法应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专门开设“提纲教学”,强化学生文章结构。
4.勤于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勤加练习。只有学生多看、多写、多练,才能将积累的贼做素材为我所用,灵活的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作文水平。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在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写作点,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可以是文章的缩写、续写和仿写;可以是学生对某篇文章或者某个人物的感悟和见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从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指导和学生不断的阅读和练习。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中建议教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写作素材;加强实践,激发学生情感表达;加强作文指导,注重文章结构构建;勤于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将阅读、实践、构建和练习相结合,促使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黎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
[2]熊利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3]卢宗起.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及措施[J].学周刊,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