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苏小倩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正文】摘 要:教育是国家发展之大计,是人才培养至根基,更是立足于世界森林中的根本竞争力之一。我国的教育发展应当建立在我国国情基础上,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其中,双减政策的提出进一步验证了我国教育模式的先进性,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明确双减政策的核心,合理设计语文课后作业,解放学生的课后时间,促成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直观要求是要减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减少学习的时间占用,从而落实减负增效的发展目标。而双减政策的核心则在于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让学习真正回归到课堂上,将那些被沉重课后作业和课外补课班抢夺的时间夺取回来,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必要的休息、娱乐,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兴趣爱好培养上,从而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优越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验主义惰性”下的题海战术
聚焦当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难以回避的话题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分数和成绩基础上的教育模式。其中,作为教学主体力量的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中,如果在段时间内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中,从而形成一种固化的认知。而这样一种固化认知也分别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固化认知是对知识的固化认知,学生仅仅知识这是什么,这如何应用到问题解答上和分数提高上,但是却不知道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这就难以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其次是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的固化认知体现在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上。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面对作业设计时,往往采取题海战术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其本质是教师的“经验主义惰性”,不能够进行创新,不愿意进行创新,进而连带出了诸多负面影响,也不符合当下双减政策的要求。
(二)学生作业完成态度敷衍,效果不理想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那么放在生活中,追求让自己放松的、快乐的,躲避让自己疲惫的、难过的同样是正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力。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学习无疑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过当学习同自身的理想和客观环境的要求相绑定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动力。但更多时候学生面对学习是存在排斥心理的,尤其是在面对大量作业任务时,本能的排斥必然会导致敷衍的态度。从教师的作业审查中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在敷衍作业内容,甚至是部分学生存在着抄袭的现象,这就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作业教学的意义。基于此,一方面是要思考如何改变学生这样一种敷衍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要思考如何去通过作业设计来创造学生想要完成或者是能够不敷衍完成作业的条件。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
(一)构建教学情境,设计情境作业
结合以上问题,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情境的构建,设计科学的情境作业。其中,尤其是聚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部分,更需要通过情境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将阅读同实践进行绑定,同学生的主动思考相绑定。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情景剧活动,让学生结合阅读素材来自行编排。那么首先从情景剧阅读作业设计的优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当学生进行情景剧编排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要阅读文章,并要阅读好文章,要真正理解问题。学生要对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人物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把控,而这些也都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情景剧作业的设计是完全符合阅读教学目标的,并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二是情景剧作业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地加入一些额外的元素。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在学生创作、彩排、表演的过程中,灵感与思维的碰撞,全身心的投入,也必然将带来更大的趣味性,使其组成学生学习的关键动力。
(二)关注课外积累,落实长期目标作业
在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也要关注课外的教学积累,要落实长期的教学目标。一般认为,语文教学中包括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一项长期的任何,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在教师作业设计中,也需要立足长远目标,做好整体性的规划。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业设计要同课外阅读积累进行结合,鼓励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优秀书籍,并可以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在作业完成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兴趣和能力。又或者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以及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等多项内容来制作专题专业,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进行集中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自身的日常感悟,发散学生的思维,夯实学生的文字基本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的教育新要求,当务之急在于加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优化,转变传统单一的作业认知模式,将作业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后学习压力中解放出发,既给予作业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多的可能,也给予学生在成长之路上的更多可能,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学生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涛.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与管理分析[J].少年写作,2021(17):0060-0061.
[2]刘静涵.“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2(1):5.
[3]张福芝.“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6):2.
[4]朱雪梅.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3):2.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直观要求是要减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减少学习的时间占用,从而落实减负增效的发展目标。而双减政策的核心则在于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让学习真正回归到课堂上,将那些被沉重课后作业和课外补课班抢夺的时间夺取回来,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必要的休息、娱乐,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兴趣爱好培养上,从而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优越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验主义惰性”下的题海战术
聚焦当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难以回避的话题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分数和成绩基础上的教育模式。其中,作为教学主体力量的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中,如果在段时间内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中,从而形成一种固化的认知。而这样一种固化认知也分别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固化认知是对知识的固化认知,学生仅仅知识这是什么,这如何应用到问题解答上和分数提高上,但是却不知道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这就难以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其次是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的固化认知体现在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上。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面对作业设计时,往往采取题海战术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其本质是教师的“经验主义惰性”,不能够进行创新,不愿意进行创新,进而连带出了诸多负面影响,也不符合当下双减政策的要求。
(二)学生作业完成态度敷衍,效果不理想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那么放在生活中,追求让自己放松的、快乐的,躲避让自己疲惫的、难过的同样是正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力。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学习无疑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过当学习同自身的理想和客观环境的要求相绑定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动力。但更多时候学生面对学习是存在排斥心理的,尤其是在面对大量作业任务时,本能的排斥必然会导致敷衍的态度。从教师的作业审查中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在敷衍作业内容,甚至是部分学生存在着抄袭的现象,这就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作业教学的意义。基于此,一方面是要思考如何改变学生这样一种敷衍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要思考如何去通过作业设计来创造学生想要完成或者是能够不敷衍完成作业的条件。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
(一)构建教学情境,设计情境作业
结合以上问题,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情境的构建,设计科学的情境作业。其中,尤其是聚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部分,更需要通过情境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将阅读同实践进行绑定,同学生的主动思考相绑定。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情景剧活动,让学生结合阅读素材来自行编排。那么首先从情景剧阅读作业设计的优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当学生进行情景剧编排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要阅读文章,并要阅读好文章,要真正理解问题。学生要对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人物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把控,而这些也都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情景剧作业的设计是完全符合阅读教学目标的,并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二是情景剧作业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地加入一些额外的元素。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在学生创作、彩排、表演的过程中,灵感与思维的碰撞,全身心的投入,也必然将带来更大的趣味性,使其组成学生学习的关键动力。
(二)关注课外积累,落实长期目标作业
在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也要关注课外的教学积累,要落实长期的教学目标。一般认为,语文教学中包括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一项长期的任何,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在教师作业设计中,也需要立足长远目标,做好整体性的规划。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业设计要同课外阅读积累进行结合,鼓励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优秀书籍,并可以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在作业完成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兴趣和能力。又或者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以及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等多项内容来制作专题专业,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进行集中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自身的日常感悟,发散学生的思维,夯实学生的文字基本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的教育新要求,当务之急在于加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优化,转变传统单一的作业认知模式,将作业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后学习压力中解放出发,既给予作业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多的可能,也给予学生在成长之路上的更多可能,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学生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涛.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与管理分析[J].少年写作,2021(17):0060-0061.
[2]刘静涵.“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2(1):5.
[3]张福芝.“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6):2.
[4]朱雪梅.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