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探究
【作者】 姜 莉
【机构】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镇巴姑小学校)
【正文】摘 要:新的教学改革注重对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思维,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很好的帮助。本文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课堂;有效提问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特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其课堂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其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好基础,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小学课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只注重对知识部分的提问,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授课效果不好;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存在着问题难度不合理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核心素养没有很好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1.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进行有效提问,可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有效提问,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2.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很好地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下以教师为主导的局面,让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师通过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师通过有效提问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此出发设立相关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条件下理解并掌握数学有关知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拓展学习思维,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能力储备。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通过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和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有效。学生通过问题对知识进行复习、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找到了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而进行思考和探索,这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一直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俗语,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营造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而且,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好功课,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将其作为课堂引入案例或者调动学生情绪的工具,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小学数学进行统计学教学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班级里男女生的人数、男女生的身高等,之后询问班里男生身高在150厘米以上的有几个,女生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有几个,之后讲述统计学的含义和用处,并对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对问题作出解答。
2.精心设计问题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问题的设计。教师在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时,也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比较少,学生对很多东西的辨识能力还不够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例如,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一个除法式子里包含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在这几个成分中,学生最容易把被除数与除数的概念搞混,将他们反过来看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数学概念的对比区别,并进行多次强调和提问,增强学生的记忆,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3.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
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问题设计,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教学工作的全面性。对于数学根基薄弱的学生,要注重以简单的问题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对于数学基础好但是运用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注重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突破思维限制;对于基础好运用能力也很强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知识的拓展,获取更多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措施,能够保障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核心素养。
4.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的同时,学生会进行自我反思,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之后教师一定要提出对学生的建议和期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取提升自己的方法,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贵梅,李慧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进行课堂有效提问[J].新课程(中),2018(04):186.
[2]郑丽嫔.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学周刊,2020(36):55-56.
[3]蒋文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的现状与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30):69-70.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课堂;有效提问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特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其课堂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其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好基础,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小学课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只注重对知识部分的提问,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授课效果不好;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存在着问题难度不合理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核心素养没有很好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1.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进行有效提问,可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有效提问,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2.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很好地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下以教师为主导的局面,让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师通过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师通过有效提问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此出发设立相关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条件下理解并掌握数学有关知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拓展学习思维,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能力储备。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通过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和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有效。学生通过问题对知识进行复习、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找到了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而进行思考和探索,这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一直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俗语,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营造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而且,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好功课,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将其作为课堂引入案例或者调动学生情绪的工具,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小学数学进行统计学教学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班级里男女生的人数、男女生的身高等,之后询问班里男生身高在150厘米以上的有几个,女生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有几个,之后讲述统计学的含义和用处,并对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对问题作出解答。
2.精心设计问题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问题的设计。教师在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时,也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比较少,学生对很多东西的辨识能力还不够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例如,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一个除法式子里包含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在这几个成分中,学生最容易把被除数与除数的概念搞混,将他们反过来看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数学概念的对比区别,并进行多次强调和提问,增强学生的记忆,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3.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
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问题设计,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教学工作的全面性。对于数学根基薄弱的学生,要注重以简单的问题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对于数学基础好但是运用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注重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突破思维限制;对于基础好运用能力也很强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知识的拓展,获取更多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措施,能够保障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核心素养。
4.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的同时,学生会进行自我反思,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之后教师一定要提出对学生的建议和期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取提升自己的方法,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贵梅,李慧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进行课堂有效提问[J].新课程(中),2018(04):186.
[2]郑丽嫔.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学周刊,2020(36):55-56.
[3]蒋文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的现状与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3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