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立足“双减”政策的初中地理作业优化设计

【作者】 黄丽娟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正文】摘 要:双减政策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延伸和拓展,其本质在于减轻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育方面实现全面性地提升。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学展开,尤其要关注学生课后学习的正向引导,明确双减政策的教育要求方向,聚焦作业问题,做好课后作业的设计优化。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地理;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双减政策所体现的内容,不仅仅是减负增效这一基本原则,而是对核心素养教育的以此具体化延展。双减政策的本质在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过往教育中单一性地知识关注,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建设、正确价值观建设、良好性格建设等都放到了教育的要求中。那么在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尤其要明确这一要求的根本性指示,以此来予以科学优化。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双减政策是面向我国青少年义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内涵的延伸和拓展,是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具体表现。从传统教育理念来看,往往是受到了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学校里关注的升学率问题,在教师里关注的是班级学生的分数和成绩问题,在家长里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发展问题。由此便导致了一种“小小肩膀,大大书包”的普遍现象。其中,在教师教学中,不仅仅是安排了大量的课堂内容,也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课后学习内容,学生仅仅是勉强完成课后作业,就好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维下,孩子如果只是在学校里学习是会输在起跑线上的,所以还要参加大量的校外补课班,这就进一步抢占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是出现了部分校外补课班抢先课堂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在校外补课班学习,在课堂上偷懒的情况。因此,双减政策的提出,也在于让学习回归到课堂中来。通过初中地理的作业优化设计,能够极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归还给学生原本用于休息、娱乐的时间,也给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兴趣爱好培养创造了必要的时间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聚焦学生差异化需求,导入阶梯式作业模式
  结合以上问题,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期间,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学生学习中的差异化问题,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分层性。其中,教师可以采取阶梯式作业的设计方式。所谓的阶梯式作业主要是针对作业内容按照基础性部分、进阶性部分和挑战性部分的原则来予以划分。其中,基础性部分指的是地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而挑战性部分则是在基础知识之上进行的适当延伸,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整体完成困难并不大,帮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实现自我进步。而挑战性部分则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本质与规律,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习效果的必经之路。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便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学习需求予以选择性完成,放弃其他部分的内容。如此一来,一方面是保证学生地理学习和作业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总量,切实体现出了减负增效的基本理念。
  (二)立足引导和启发,提高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
  地理是一门十分丰富的学科,不仅仅体现在地理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地理的思维上。当学生学习了地理知识后,能够去解释很多生活问题。例如气候问题、自然景观问题、昼夜交替问题、农业生产问题等。那么面对着如此丰富的地理知识,作业设计也需要体现出它的灵活性,要将其建立在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展开。过程中,教师要构建起课后作业中的生活化情境,导入生活化元素,通过生活化问题的设置来进行兴趣启发,并鼓励学生通过书本查阅、网络收集等方式来寻求答案,将作业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参与作业学习的过程中,而非单一的结果考核。同时,教师也需要保证一个宽容的态度,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结合学生的错误反馈来进行反思和后续针对性教学方案的制定,强化课后作业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强化教师引导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联系。
  (三)重视合作意义,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提升
  在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教师同样需要做好学生的合作引导,挖掘学生合作的意义,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前文中也曾谈到,地理本身是十分丰富的、十分趣味性的。因此,当教师设置了开放性和探索性问题后,也需要做好学生的合作。一方面是开展课堂上的学生合作,在分组分工的基础上,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有效渗透对应知识。另一方面将小组合作延续到学生的课堂外,参与到学生的作业完成的。如此一来,当学生遇到问题后,便能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而在面对一些开放性作业问题和探索性作业问题时,也能够碰撞出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的教育新要求,聚焦初中地理教学,尤其要关注课上教育与课后教育的衔接性,也要关注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度,打通二者的连接渠道,进一步做好作业设计的优化与调整,使其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也是知识的延伸和素质的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左振华.基于双减政策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建构研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7):2.
  [2]薛晋.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作业的优化——以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9):2.
  [3]董锡.“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思考——以“发展与合作”为例[J].地理教学,2022(5):3.
  [4]余琴娜.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外作业优化设计浅谈[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