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孙海英
【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一直以来,数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学数学内容丰富,包括复杂的数量关系与抽象空间形式。传统教学中教师用语言描述,借助粉笔描绘数学中复杂抽象的内容,学生只能通过想象理解数学知识。初中阶段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为数学提供生动的教学环境,加快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初中数学教学要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当前,我国的新课改工作正在深入展开,这使各学科教学采用的方法更为多样。从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最关键的就是要将思想训练做到位。教师应据此提供所需的资源,并做好教学创新,以使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完成知识学习。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意愿切实增强,并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如此方可保证其数学素养得到提高。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知识是较为抽象的,且逻辑性很强,而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就较为薄弱,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使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中,数学核心素养也难以得到提升。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可以使数学知识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而且学生的学习意愿也会变得更强烈。
1、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价值
①发散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或微课视频等形式,突破数学的重难点知识,带领学生思考学习过程和解题步骤等,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②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带给数学教学变革,而这些变革正是学生喜欢的。如在应用信息技术后,可以将书本上静态文字、画面在电子白板或其他移动终端上展示出来,还能配之以音乐。学生喜欢声情并茂的东西,在看动画片或其他影像视频时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于数学课堂能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2、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提升教师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应当不断发展进步。到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已广泛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广大农村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用基础薄弱地区教师积极探索系统、客观、可行、适用的方法,将有利于提升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能力。除常用软件外,与数学有关的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等,如果能够合理地将它们用于数学教学中,将在改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熟练应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够善于收集利用网络的资源和素材制作自己所需要的课件,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情况及时地改进,能随时解决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计算机软件硬件问题,及时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不足,以便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新要求。
2.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直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用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佳契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通过结合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当前学生的思维与习惯,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形式,比如微课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比如,利用微课将网络上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素材融入微课课件中,或是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融入微课课件中,通过微课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广、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消化更多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展现学生的数学才能。初中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尝试,整堂数学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游戏,给学生设计游戏化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一边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做游戏,一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也让初中生在数学游戏中增长见识和增进友谊。
2.4提高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整合能使整个教学更加直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平面化的数学知识以动态方式呈现出来,数学的学习难度就会明显降低,学习质量自然就可得到保证。初中数学的概念、公式等呈现明显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只是采用语言方式予以解释,想要保证学生有正确地理解是难度较大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就会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学习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学生的理解则更为深入,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能达到预期,进而学生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升。例如,在开展“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将二次函数图像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变换的具体规律展开探究,由此,学生就能对一般规律加以灵活应用,使函数问题能顺利解决。如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在黑板上完成二次函数图像的绘画,进而展开详细讲解,然而图像成像的具体过程难以展示出来,会导致学生理解更加困难。将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则可保证二次函数图像动态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对函数图像间存在的具体关系有切实的了解,并产生深入研究的意愿,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学的实效性也因此得到保证。
2.5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作业分层
在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除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从课程设计、实施等方面来实现改革与创新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性来实施作业分层,以此来优化数学作业的形式,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将具体的数学作业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通过减少纸质作业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来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语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现代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展示,方便学生学习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多种途径,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令松鹤,令莹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J].学周刊,2021(17):29-30.
[2]朱启峰.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14):68-69.
[3]马军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18):164.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当前,我国的新课改工作正在深入展开,这使各学科教学采用的方法更为多样。从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最关键的就是要将思想训练做到位。教师应据此提供所需的资源,并做好教学创新,以使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完成知识学习。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意愿切实增强,并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如此方可保证其数学素养得到提高。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知识是较为抽象的,且逻辑性很强,而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就较为薄弱,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使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中,数学核心素养也难以得到提升。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可以使数学知识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而且学生的学习意愿也会变得更强烈。
1、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价值
①发散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或微课视频等形式,突破数学的重难点知识,带领学生思考学习过程和解题步骤等,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②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带给数学教学变革,而这些变革正是学生喜欢的。如在应用信息技术后,可以将书本上静态文字、画面在电子白板或其他移动终端上展示出来,还能配之以音乐。学生喜欢声情并茂的东西,在看动画片或其他影像视频时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于数学课堂能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2、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提升教师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应当不断发展进步。到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已广泛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广大农村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用基础薄弱地区教师积极探索系统、客观、可行、适用的方法,将有利于提升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能力。除常用软件外,与数学有关的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等,如果能够合理地将它们用于数学教学中,将在改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熟练应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够善于收集利用网络的资源和素材制作自己所需要的课件,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情况及时地改进,能随时解决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计算机软件硬件问题,及时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不足,以便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新要求。
2.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一直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用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最佳契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通过结合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当前学生的思维与习惯,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形式,比如微课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比如,利用微课将网络上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素材融入微课课件中,或是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融入微课课件中,通过微课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广、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消化更多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展现学生的数学才能。初中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尝试,整堂数学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游戏,给学生设计游戏化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一边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做游戏,一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也让初中生在数学游戏中增长见识和增进友谊。
2.4提高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整合能使整个教学更加直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平面化的数学知识以动态方式呈现出来,数学的学习难度就会明显降低,学习质量自然就可得到保证。初中数学的概念、公式等呈现明显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只是采用语言方式予以解释,想要保证学生有正确地理解是难度较大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就会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学习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学生的理解则更为深入,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能达到预期,进而学生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升。例如,在开展“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将二次函数图像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变换的具体规律展开探究,由此,学生就能对一般规律加以灵活应用,使函数问题能顺利解决。如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在黑板上完成二次函数图像的绘画,进而展开详细讲解,然而图像成像的具体过程难以展示出来,会导致学生理解更加困难。将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则可保证二次函数图像动态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对函数图像间存在的具体关系有切实的了解,并产生深入研究的意愿,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学的实效性也因此得到保证。
2.5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作业分层
在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除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从课程设计、实施等方面来实现改革与创新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性来实施作业分层,以此来优化数学作业的形式,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将具体的数学作业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通过减少纸质作业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来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语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现代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展示,方便学生学习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多种途径,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令松鹤,令莹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J].学周刊,2021(17):29-30.
[2]朱启峰.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14):68-69.
[3]马军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1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