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侯梦琦

【机构】 (山东省梁山县赵堌堆乡翠屏家园小学)


【正文】摘 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同时,在新课程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推进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发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满足以上要求,同时还能够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成长、发展以及学习的关键阶段,是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好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个体来说,开展语文教育要能够从语文素养形成的视角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好奇心重,十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升其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
  1、运用竞赛激励法,营造趣味性学习氛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自尊心强、好胜心理强、表现欲望强等等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竞赛激励法,以此营造趣味性语文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竞赛激励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通过竞赛激励法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荣誉感,树立学生语文学习信息,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更好的发展。而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是生字累积方面、生字记忆方面、朗读背诵方面还是练习题方面都能够用做开展竞赛。另外,针对于竞赛来说也是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个人赛、小组赛以及男女赛等等形式。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运用竞赛激励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重视给予胜利的一方颁发相关奖励,奖励可以是处于小学阶段学生喜欢的东西,如:铅笔、橡皮等等文具,同时还要给予表扬。而没有胜利的小组教师也要重视给予鼓励,告诉学生以后还有竞赛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下一次取得胜利获得奖励,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胜利的渴望,进而大程度上提高竞赛激励的教学效果,以此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向学生讲解语文知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实际上,语文教师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抽象的语文知识。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优化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堂生动的教学课程,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3、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准,分层设置阅读内容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各类事物的敏感程度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准,分层设置阅读内容,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可具有较好的兴趣表现,并具有较好的阅读持续性,这也是为学生提供持续阅读动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留意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总结学生的谈资,了解学生的精神诉求,进而以此类信息为参考,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意见和建议。针对在阅读故事类书籍方面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为其提供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书籍的建议;针对喜欢悬疑探案类书籍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其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大宋提刑官》以及东野圭吾的著作等。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结合教学进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要求,引导学生复习课本中的经典阅读内容,并借助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方式,使学生可在复习经典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更广泛地接触课外阅读内容,并在阅读此类内容时,发掘自身兴趣爱好,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4、营造有趣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小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其能动性和思维活跃性较强,在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而趣味性教学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丰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授课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因材施教。
  结语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利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臧艳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5):124-126.
  [2]肖艳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1(03):105.
  [3]王光俭.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23):160-161.
  [4]白云梅.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23):64-65.
  [5]铁芳.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