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黄荣华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三堰小学)


【正文】有效的教学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激情,给予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更加热爱学习,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书本内容作为教学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中激励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激励教育,完善学生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不仅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完善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制度及激励机制,并将激励教育融入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来。本文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一、以“语言”为激励
  语言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会和学生进行互动,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对文章的某些片段进行朗读。等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的朗读进行评价,如非常好、感情很丰富、不错、很棒等,通过这样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以“兴趣”为激励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三、以“竞争”为激励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充分运用竞争的激励机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没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般就较少竞争的刺激力。因此,在教学中,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能于平易处设置难度,让学生必须奋力“跳- 跳”,才能“摘到果子”。大家争摘这不易的果子时,便有了竞争的刺激。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就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想象训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现在,老师带你们乘坐小艇去游威尼斯,大家高兴吗?我们看到了哪些人坐在小艇上,干什么?加上你的想象说说看。”
  于是,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我看到小艇里有赶去上课的老师,带着书本……看,想象是多么丰富,但又很有道理。竞争使小学生本就很活跃的想象,插上了一对强健的翅膀。
  四、以“赞扬”为激励
  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都认为,赞扬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因为孩子是自尊和好胜的,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家长、教师的赞扬。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并且提供发展的条件,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都感到自己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需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与肯定,要让学生经常听到教师的激励:你的看法很独到、很有创意;你的知识面真的非常广,看来老师都要向你学习了;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你很幽默,你的发言把大家都逗笑了……对发言不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有宽容的态度,从另一方面肯定学生:你这个想法很独特;没有人像你这样想到这个方法。教师一句无心的批评,但是学生的理解就可能是:我很笨;大家可能都在嘲笑我;老师不喜欢我等等。当学生沮丧地坐下时,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课本上了,这种失望的情绪将伴随着他直到下课。因此,教师让自己对学生赞赏的情感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自己,赞赏自己、肯定自己,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敢于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敢于挑战,不断争取成功。
  五、以“榜样”为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而榜样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影响,其具有春风化雨的力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榜样激励法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为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六、以“成功”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实行分层指导,使每位学生均能获得一些成功的机会,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四个层次类别,允许学生量力而行、择题而作,而不是以往的“一刀切”,在作业讲评时激励学生的成功,特别是后进生的成功,可以为全体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而且能够做的作业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乐趣。而这种成功,无疑能深层次地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激励学生,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源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使“要我学”的被动行为转变为“我要学”的自觉行为,鼓舞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能提高课堂有效性,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乐于竞争、奋发向上的精神,熔铸出一种奋发向上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