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作者】 包捷敏

【机构】 (广西柳州市钢一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问题导入策略能通过以“问、导、学”提升学生积极性,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解决高中物理教学理论传授和实践应用间所存在的矛盾,更好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现状,其次探讨了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能力
  什么是课堂提问?当讲课开始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进入新课知识学习状态,或将本节课与上节课所讲内容中的某部分知识相联系,设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得出答案,既温故知新。又学习新知的过程,称为课堂提问。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使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课中,同时也能使课堂适时安静,避免秩序杂乱,还能启发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和爱护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上课时设置提问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原有基础知识,还可使其攻坚克难,理解上节课未弄懂的地方。
  1、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现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环境较为良好,受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但从整体上看,学生提问能力培养中也存在着一些具体不足。大部分学生的提问能力依然较低,这也表明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上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很多教师难以较好破解学生提问能力培养中的各种难点,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提问能力培养上的经验、能力也较为欠缺。不仅如此,不同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应用状况不理想,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中也会带有一定特殊性。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其自然要对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事宜进行深入思考。
  2、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2.1利用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以每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为依据,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注意力,此也为一种可适用于每节课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具备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可通过问题的思考,对自身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以实现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奇特的力现象”此部分内容时,课前教师可准备两根细线、一个陶瓷瓶、一个水桶,由此完成简易汲水瓶的制作。随后,教师可先让学生展开思考,若水瓶中没有水,瓶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若瓶中装水后,水瓶将会垂直还是倾倒?学生在教师问题提出后,将会展开思考,而后教师借助现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对于汲水瓶在装水前、装水后的变化加以了解,同时向学生再次展开课堂提问,使得汲水瓶产生不同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可对于重力及重心等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还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学生探究意识得以激发,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2.2小组合作解答,深化知识学习
  在问题导入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小组合作法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多个思维方向去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的同时,持续深化学生对已经习得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间的取长补短锻炼自身的物理综合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加快问题教学课堂的建设。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法的实际过程中,需在两方面内容上加强关注。一方面,教师应秉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小组进行划分,以此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所有学生都能成为主人公,能够对所有学生均实现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所需解答的题目进行精心的设计,并非是所有的知识点均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理应选择最合适的知识点设计小组问题。例如,在“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电荷也可以利用电容器储存起来,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是怎样装进和倒出电荷的呢?”提出此问题后,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同时,学习到新的物理知识。
  2.3多维互动中进行提问能力培养引导
  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互动频率,在教学互动中对学生的提问能力予以培养也十分可取。例如,在讲解《物体的平衡》知识前,教师可以创设平动和传动的差异是什么,刚提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等预习问题,让学生在生本互动式的预习中进行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预习想法,以及预习问题解决中的一些困惑之处表达出来。
  2.4课堂提问不能脱离实际
  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物理知识,利用生活实例,阐释物理现象、原理。比如在讲到大气压时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生活中的器材,生动形象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个小孔?在讲到能量转化时提出问题:壶中水烧开后,为什么壶盖被顶起?在讲到光的反射时提出问题: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在讲到神奇的眼睛时提出问题:相机成像、人眼看外物均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在成像和看外物过程中还有哪些不同?在讲到液体蒸发要吸热时提出问题:在炎热的夏日里,狗儿为什么要张口伸舌?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但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喜悦,还能激发大脑积极思考,同时还能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不神秘,从而激发并保持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想要取得更好的成功,使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知识,关键点在于“以问引学”。只有通过疑问带动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生才能融会贯通物理知识,教师可以答疑解惑,进而充分突显出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问题探讨[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8):14-15.
  [2]刘新明.问题引领,让高中物理课堂充满思维张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6):34.
  [3]杨华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