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互联网+”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作者】 邓永强

【机构】 (重庆市綦江中学)


【正文】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为了切实提升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活动方案,广大物理教师都在寻求新的教育形式,力图为物理授课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主题式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在主题教学策略的引导下,授课系统内诸要素彼此联结、相互作用、高效运行,以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更好地成长发展,也能够促使教师的授课活动更加顺利、高效。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技术发展同样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互联网+”理念的渗透,拓展了高中物理教学的可能性,但是要使这一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方法与适用情境,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促使物理教学在更好的环境下开展。
  1、在高中物理课堂融入“互联网+”理念的必要性
  ①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在当前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说,互联网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已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互联网+”理念不能很好地融入教育行业,那必然不利于教育行业的发展进步。②丰富教学内容。在当下这个时代中,互联网技术早已引入教育领域,对于教育事业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互联网首先改变的就是教学内容,充足的网络资源,可以随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帮助,可以更加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利用互联网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2、“互联网+”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2.1运用微课教学策略,开展单元主题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被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来。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以一整个单元的内容为主,制定教学主题,并在授课前,根据相关主题,录制微课,并引导学生观看学习。当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动力,并依据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活动,同时展开质疑思考,可以切实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在课上,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展开交流,从而得出对问题的有效认知,切实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2.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认知以及错误解答,教师不应当用一刀切的方式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教师如果只是一昧的去强硬纠正学生的错误,那么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将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符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发展并且还与我国物理教学规律相契合。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对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2.3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
  相较于上述其他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优化措施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历史更长,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其优异的教学效果有目共睹。对于当前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尽管应用多媒体设备与技术已成为常态,但仍需思考如何使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发挥更大效果。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多媒体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发挥的作用。以“行星的运动”这一课时为例,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多样性特点,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与行星运动相关的纪录片,制作精美、信息准确的纪录片必定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将目光集中于课堂内容上来,随后,利用PPT进行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行星运动方式的认知,由于这一小节内容只是“万有引力”这一重要定律的引言部分,难度不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可利用PPT进行习题的训练,巩固学习成果,减轻后续学习万有引力时的压力。
  2.4课上升级教学方法,深度开展合作学习
  在课上,教师可首先为学生展示本课学习的重点与学习目标,并为学生介绍相对应的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标准,以此为学生明确学习、探究的方向。以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例,教师可布置如通过探究闭合电路能量变化等子任务完成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探究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中,若学生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点,那合作讨论毫无意义。因此教师也要强化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启发与引导,引导学生结合如“外电路中电流通过外电阻时,把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能?”等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当学生形成独立观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再次结合教师的问题深入分析合作学习任务,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流程,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引导学生通过他人的方法拓展思路,以此实现组与组之间的互帮互助与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通过合作任务情景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依托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等过程为学生植入物理思维,实现对其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提升。
  结语
  “互联网+”的应用使高中物理的教学可能性得到提升,但对于部分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在对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策略解决问题。就如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主要应关注利用通信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恰当地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策略,定能促进“互联网+”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之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昀,姜海鹰.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途径[J].考试周刊,2020(57):126-127.
  [2]柯俊锋.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考,2020(23):70.
  [3]龚黎平.互联网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