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篮球战术在比赛中的关键性

【作者】 陆世聪

【机构】 (广西钦州市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随着世界篮球竞技水平的整体性提高,现代篮球技战术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式和立体式的发展阶段。目前拥有高水平篮球实力的国家与地区对于篮球技战术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统计法等方法对篮球技战术的重要性进行多方位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及建议。
  关键词:现代篮球篮球战术比赛
  1.前言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所运用的攻守方法的总称,是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之间相互协同配合的组织形式。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相互协同行动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方队员的技术与特长,制约对方,力争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自伟大的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创建了篮球这项运动以来,篮球战术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21世纪,现代篮球技战术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式和立体式的发展阶段,篮球技战术对于篮球比赛的重要性也越发明显,目前篮球运动领先的欧洲、美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篮球技战术理念,欧洲的整体性与美国的个人篮球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篮球虽然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一流集团的差距依然很明显。由于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篮球在先天上与欧美差距较大,所以更应该在篮球技战术上做更深的研究发展,以缩短与那些国家地区的差距。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篮球战术在比赛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在篮球比赛中,篮球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取决于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一个正确的进攻战术,能使队员轻松的摆脱防守轻松得分,一个正确的防守战术,能有效的防住别人的进攻。教练员根据球员的技术特点,球员间的配合情况制定战略和战术,发挥球员的水平和球队的风格,充分发挥球员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和球队更好的结合起来。同时,要善于观察比赛的变化,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变化战术,调动本队的力量,制约对方,争取主动减少被动,把握战局。因此篮球战术在比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篮球战术。主要涉及篮球战术的发展、重要性、执行能力、如何合理运用以及如何严格执行战术等方面。
  2.2.1普通篮球战术基本情况
  篮球战术由技术、方法和形式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篮球战术可以相对简单的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争抢球战术。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基本上了解普通篮球战术的情况,在下文我会分别阐述。
  (1)普通篮球进攻战术主要有:快攻战术、衔接段进攻战术和阵地进攻战术。快攻战术: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人数上造成以多打少的优势,或在人数相等以及人数少于对方的情况下,趁对方立足未稳,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速决战的进攻战术。实践证明,由防守转入进攻时,积极创造快攻战机,充分发挥快攻威力,能给对方很大的压力,并能争取主动,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衔接段进攻战术:这是介于快攻战术与阵地攻防战术之间的战术体系,以中远投和强突为主,攻其不备。而逐渐受到各个篮球战术的青睐。阵地进攻战术:在防守队员在半场已布好阵势,进攻队员根据比赛时间和防守战术形式,有层次地组织进攻的配合方法。这也是如今最常见的进攻战术。
  (2)普通篮球防守战术有:防快攻战术、防守推进战术、衔接段防守战、阵地防守。防快攻战术:防快攻战术:由进攻转为防守时,积极的封、堵、夹、断,破坏对方快攻的发动、接应,并以最快的速度退回自己的半场,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防止对方快攻的攻击;衔接段防守战术:防守对手快攻成功后,迅速组织回防队员的防守,阻挠对手在自己立足未稳时的攻击,并组织全队回防落位的战术方法;半场阵地防守战术:全队落位后,在半场范围内的防守战术。
  (3)争抢球战术,争抢球战术:是在两队都不控制球时,通过积极的争抢,获得对球的控制权,并为下一步的进攻或防守做出规定的原则和方法。
  (4)进攻篮板球战术:投篮后,进攻队员通过全队的冲抢和协同配合以期获得篮板球的战术;防守篮板球战术:投篮后,防守队员运用挡、抢等技术,协同配合以期获得篮板球的战术;跳球战术:在跳球时,全队按照一定的阵势有组织的获得球的战术。
  2.3研究方法
  2.3.1比较分析法
  通过大量的比赛、实地考察情况比较中国篮球战术与篮球发达地区的差距,找出我国篮球技战术发展的薄弱不足部分。
  2.3.2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论文著作、相关的书籍并且从中选取关于篮球战术的相关信息。
  2.3.3观察比赛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察CBA与NBA以及FIBA相关比赛的录像,研究我国联赛与国际最顶级赛事球员战术素养的差距,找出问题所在,这样才有改进以及发展的机会。
  2.3.4专家访谈法
  对本校以及其他专业院校的专家老师进项专门的访谈,听取他们对本专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和补充。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比赛中战术重要性的分析
  大家都知道中国篮球在亚洲可谓是篮坛霸主,但是到了世界上绝对称不上篮球强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第8名,这也是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佳成绩。下面我就根据中国队小组赛遇到的欧美强手西班牙与美国的技战术做相关的分析:
  在北京奥运会上,传统豪强西班牙队在组织进攻时由组织后卫打手势来确定进攻的战术少之又少,主要是将进攻的主动权交予球员,只要是时机得当,机会够好,球员就可以自主果断出手。当然除了一些关键球会由教练布置战术,球员遵守并严格执行。在进攻的战术上也变得相当简练直接,其中西班牙队的内线高低位与传切战术更是一绝,利用加索尔兄弟这个高度与力量上的优势更是打出了令人惊艳的内外线配合。
  美国队的战术体系是建立在惊人的身体素质上的,利用强壮的身体和高出他人的个人能力,进攻时多依靠快攻与三分球,防守时利用身体对持球人更大的压力,必要时采取全场紧逼的战术。让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战术体系,在小组赛中,由于中国要小巨人姚明,中国队的战术体系的设立太依赖于姚明,几乎所有进攻都要经过姚明的手,导致中国的进攻过于简单但又不够简练,球员没有自主的得分,全都听从战术体系的安排先将球交予姚明之后再展开进攻,这也是中国战术体系的一大缺陷。
  另一方面与上述问题相似,中国的快攻得分相当的少,由于小巨人的关系,中国队的进攻大多由后卫推进过半场后展开阵地进攻。也就是说中国队的内线队员还是采用固定俗套的打法,没有适应世界篮球“移动进攻”的发展潮流在移动中寻找机会进行攻击的研究。
  3.2篮球战术执行能力分析
  通过对众多比赛录像的分析以及对许多专家老师的访谈,可以得出中国篮球的战术执行能力也有待提高,与欧美强国有着很大的差距。专家指出由于中国的体制问题,大多数篮球运动员都是很早就进入体校进行身体上的训练,但是对于球员的战术执行能力的培养却不够系统完整,即球员的战术意识往往会跟不上现代篮球的节奏。
  就拿北京奥运会小组赛对阵西班牙队的那场比赛来说,由于西班牙的轻敌派出大量的替补阵容出战,致使中国队在末节还有几分钟的情况下仍领先西班牙十分多分,这个时候西班牙派出主力阵容进行全场紧逼想要挽回劣势,展开了猛烈的追分势头,这个时候主教练尤纳斯叫了暂停并布置了破防守紧逼的战术,但是中国队员并没有成功执行教练的战术,多次被西班牙的全场紧逼压迫进攻甚至被断球得分。反观西班牙队严格执行教练的进攻与防守的战术,最后在末节成功翻盘赢下比赛。
  3.3在篮球比赛中合理运用各种战术分析
  对于篮球比赛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战术,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本文就着重对几个战术进行分析。
  (1)传切配合:传切配合就是队员利用传球和切入组成的简单配合。运球人将球传给队员,并通过摆脱再接到回传进行得分。要点是切入队员要掌握好切入时机,利用好假动作和速度,同时传球队员注意用假动作吸引牵制对手,传切配合很适合对面对高位队员防守紧密的情况。
  (2)“关门”配合:“关门”配合是临近的两个队员靠拢协同防守突破的配合。配合方法是当对方球员从正面突破时,我方两位防守队员进行“关门”来夹击对面。该战术的配合要点是在防守队员积极堵截持球队员的突破路线的同时,临近突破一侧的防守队员要及时快速地向同伴靠拢进行“关门”配合。这个战术很适合对方球员突破能力极强,但中远投能力较弱的情况下。
  (3)“区域联防”战术:每个队员必须认真负责自己的防区、积极阻挠进入该区的进攻队员的行动。并联合进行防守。要以球为重点,随球的移动而经常调整位置,做到人球兼顾,不让持球队员突破和传球给内线防区。对进人罚球区附近和罚球区的进攻队员,必须严防,切断其接球路线,不让轻易接球、传球或投篮。加强篮下区域防守。每个队员要彼此要相互呼应,随时准备协防、换位、“护送”等,相互帮助,加强防守的集体性。它的特点:防守队员所处的位置较为固定,分工明确,有利于组织抢候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但是联防的弱点同样存在:受区域分工的限制,各种区域联防都存在一定的薄弱地区,容易被对方在局部区域以多打少。
  (4)半场盯人防守战术:是防守战术中最基本的战术形式。从运用的角度看,它能有效地控制对手,制约对手的特长,并能根据对方的配合范围和攻击的侧重点,进行及时调整防守位置和配备防守力量。因此,它是一种攻击性较强的防守战术。防守基本要求:由攻转守时,每个队员都要快速退回自己的后场,找到对手,组成集体防守。根据对手、球、球篮,选择有利位置,有球紧,无球松;近球紧,远球松;积极移动,控制对手。要做到球、人、区兼顾,与同伴协同防守,破坏对方进攻配合,加强防守的集体性。
  (5)长传快攻战术:长传快攻只有发动和结束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速度快,参加的人数少和成功率高。但由于传接球距离较长,传球的准确性比较难控制。主要的配合方法:我们就以以抢后场篮板球长传快攻为例,防守队员在抢到后场篮板球后,首先观察场上情况,寻找长传快攻机会。我们进攻队员在判断我方球员有可能抢到篮板球时,便立即起动快下,争取超越防守队员接到抢到该后场篮板球球员的长传球投篮或者直接上篮得分。这个战术是和“小快灵”的球队使用,能够很好的打对方立足未稳,避免阵地进攻时自己在身体、高度等方面吃亏。
  (6)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由各种传切、突分、掩护、策应等基础配合而组成的全队进攻战术。该战术的进攻基本要求:由守转攻进入前场后,应合理地组织进攻队行,迅速落位。同时必须要充分利用基础配合极其变化来创造攻击机会,扩大攻击面,增多攻击点,加强进攻的攻击性。根据对手的防守情况,攻击薄弱环节,造成防守的漏洞,注意配合的位置和时机,加强进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进行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时也要注意组织拼抢抢篮板球,注意攻守平衡,保证攻守转换的速度。这个战术是针对于防守方的半场人盯人防守而设计的,有利于攻击对方的防守薄弱环节。
  3.4如何克服比赛中影响战术执行因素
  篮球场就如同战场一般,形式瞬息万变,战术的执行对于比赛的输赢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但是比赛中会有许多因素影响球员对于战术的执行,球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很好地克服比赛中影响战术执行的因素:(1)在训练中能够严格执行教练的战术布置,培养自己良好的战术素养。(2)在比赛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球场之外的情绪出现。(3)严格要求自己,专心于教练的战术布置,尽最大努力完成战术布置。(4)在球场上,裁判的判罚有时会引起争议,但是作为球员一定要以专业的素养要求自己,不能被裁判所影响,严格执行球队的战术布置。
  3.5如何优化球队战术体系,使球队在比赛中占据优势
  3.5.1针对平时训练
  我觉得想要提高队员的战术意识必须从训练就开始做起,只有从训练就认真做起,到了比赛才可以严格执行教练的战术安排,提高自己的战术意识。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应该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所涉及中,在其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篮球教练员应该不仅仅把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传达给篮球运动员,更应该不断地灌输运动员篮球的战术素养,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3.5.2以赛代练,迅速提高
  当然比赛也是很好的提高队员们战术意识的机会,毕竟运动员都想赢得比赛的胜利,以赛代练,在比赛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战术素养。当然最重要的是运动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素养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篮球战术意识。最后一点就是运动员的从小培养,我想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有许多的专门机构、体校等培养运动员的场所,这些学校对于运动员的要求大多只是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高这些方面,却忽视对运动员专业素养方面的培养。
  3.5.3引进美国篮球先进培养体系
  但是反观国外,就拿美国来说,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是世界篮球最顶尖的联赛,汇聚着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美国国家队也是世界篮坛的绝对霸主。在于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上,美国更依赖于从上到下的联赛,美国拥有从NBA、NBDL、NCAA、高中篮球联赛、以及更低年龄段的联赛,同时还有AND1这样的街球圣地,美国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更多依赖于他们对于篮球的喜爱,而不是一味的要求青少年变得更高、更强壮,教练会在打篮球的乐趣中培养孩子们的篮球战术素养,这样子成长起来的篮球运动员对于篮球战术的理解就早已上升的一个很高的层次。对比下来,我国的篮球培养机制,有着太多学习改进的地方,希望我国篮协可以向优秀国家的培养机制学习,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篮球实力。
  4.结论和建议
  篮球这项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以基本成熟,篮球技战术在篮球比赛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篮球虽然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顶尖的篮球强国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国篮球的国际地位,就必须注重对运动员篮球技战术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和高度,这样我国篮球才能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强国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薛岚.论篮球技战术教学的最优化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2]邓洪武.试论如何快速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J].文学教育(中).2010(03)
  [3]刘玫瑾,林珍瑜,刘玉林.篮球技战术教学统计分析专家系统的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02)
  [4]张振东,陈永亮.我国男子篮球技战术风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5)
  [5]宋叙生.提高篮球技战术运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05)
  [6]谭建忠.篮球规则修改的主要内容对技战术发展影响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7]崔凤祥.篮球场地的演变与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2)
  [8]孙民治,李方膺主编,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编.篮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9]徐春霞.2008年FIBA篮球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10]刘刚.篮球综合多变防守战术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11]唐强山.创新思维对现代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12]谭朕斌.论篮球运动规则完善促进技战术发展规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作者简介:陆世聪,男,汉族,1992.01,现在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任教体育,主要研究现代篮球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