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 罗克利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华小学)
【正文】摘 要:要提高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走出传统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课堂模式,要创新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再此基础上运用多样方法施教,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性;提高
复习课,相对于新授课、练习课而言,复习课是最容易让人感受到乏味的新型。由于其缺少内容上的新颖,加上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高,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逻辑性太强,故而让数学产生无趣之感。如果我们教学,还没有在形式上给学生带来新颖性,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大大降低了,参与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高了。传统多年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即使是复习课,我们也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电教施教,激发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兴趣加方法加勤奋等于了成功。”由此可见,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特别是在数学复习课中,让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教学,无疑就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数学本身比较抽象、难学,甚至在某些方面体现得比较单调和枯燥,有的学生对数学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原因,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我们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围绕学生认知易错点、易混点、重难点等方面进行创设,同时又要兼顾激趣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梯度设计,分层教学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的最高理想,那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传统班级授课制的“齐步走”,显然不能让学生获得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教育,是实现不了的。在以推进新课标为核心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任何课型都要围绕新课标要求而展开,即使是在复习课也应该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为此,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梯度设计,分层施教,让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具有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复习实践,通过在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收集、整理、分析错题;设计拓展练习等各个环节都应该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实施,使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三、精选例题,巧妙设练
复习课不全都是知识的整理,也需要用一些例题来讲解,来串连起这一章节或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对于复习课的例题,来源得有个讲究,不像新授课是现成的,这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中所出现典型、共性的问题来设计选择例题,做到精心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特别是例题的选取要做到少、精、活、度。“少”指所选的例题不宜太多,一般以2-3个为宜;“精”指题目要精练,要具有典型性;“活”指题目要灵活,解法不要太单一,要具有开发研究的价值;“度”指难度。例题的选取不宜太难,一般以中档题为佳,照顾大多数学生。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让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与方法,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带一串。除精选课堂教学讲解的例题之外,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练习题目的代表性问题,实践中我们可精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可以引申推广的开放题、趣味题等让学生进行训练、研究,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和新的提高。遵循这一原则,要求活用资料,不要照搬资料,直接拿来,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最近发展区”和新课标的要求,精选或自主设计题目,让学生在单位时间获得更多更有意义的实践训练。
四、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让数学知识成为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用之来反哺生活。而要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实践中领会到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对于复习教学,我们就要搭建平台,让学生生活化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我们知道,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知识中,体现在揭示、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它不可以像知识那样编为某一章、某一节,但却渗透于全部的小学数学内容中。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把握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提示出来,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其中,让学生领会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其实就形成了一种数学能力。这一点,对于我们成人就深有感触,多年以后,数学留给我们的就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了。因此,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技巧的训练上。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应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特别是应发挥学生主体性,多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做到一道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申德安,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2009年。
[2]徐爱芝,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性;提高
复习课,相对于新授课、练习课而言,复习课是最容易让人感受到乏味的新型。由于其缺少内容上的新颖,加上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高,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逻辑性太强,故而让数学产生无趣之感。如果我们教学,还没有在形式上给学生带来新颖性,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大大降低了,参与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高了。传统多年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即使是复习课,我们也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电教施教,激发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兴趣加方法加勤奋等于了成功。”由此可见,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特别是在数学复习课中,让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教学,无疑就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数学本身比较抽象、难学,甚至在某些方面体现得比较单调和枯燥,有的学生对数学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原因,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我们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围绕学生认知易错点、易混点、重难点等方面进行创设,同时又要兼顾激趣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梯度设计,分层教学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的最高理想,那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传统班级授课制的“齐步走”,显然不能让学生获得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教育,是实现不了的。在以推进新课标为核心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任何课型都要围绕新课标要求而展开,即使是在复习课也应该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为此,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梯度设计,分层施教,让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具有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复习实践,通过在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收集、整理、分析错题;设计拓展练习等各个环节都应该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实施,使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三、精选例题,巧妙设练
复习课不全都是知识的整理,也需要用一些例题来讲解,来串连起这一章节或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对于复习课的例题,来源得有个讲究,不像新授课是现成的,这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中所出现典型、共性的问题来设计选择例题,做到精心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特别是例题的选取要做到少、精、活、度。“少”指所选的例题不宜太多,一般以2-3个为宜;“精”指题目要精练,要具有典型性;“活”指题目要灵活,解法不要太单一,要具有开发研究的价值;“度”指难度。例题的选取不宜太难,一般以中档题为佳,照顾大多数学生。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让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与方法,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带一串。除精选课堂教学讲解的例题之外,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练习题目的代表性问题,实践中我们可精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可以引申推广的开放题、趣味题等让学生进行训练、研究,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和新的提高。遵循这一原则,要求活用资料,不要照搬资料,直接拿来,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最近发展区”和新课标的要求,精选或自主设计题目,让学生在单位时间获得更多更有意义的实践训练。
四、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让数学知识成为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用之来反哺生活。而要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实践中领会到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对于复习教学,我们就要搭建平台,让学生生活化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我们知道,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知识中,体现在揭示、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它不可以像知识那样编为某一章、某一节,但却渗透于全部的小学数学内容中。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把握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提示出来,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其中,让学生领会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其实就形成了一种数学能力。这一点,对于我们成人就深有感触,多年以后,数学留给我们的就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了。因此,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技巧的训练上。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应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特别是应发挥学生主体性,多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做到一道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申德安,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2009年。
[2]徐爱芝,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