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刘 艳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


【正文】

——激励性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激励性语言的范畴很广,它蕴含了情感教育、继发性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把激励性语言渗透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注重师生情感的建立和沟通,主动关心学生,加强心理按摩和德育教育,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帮助后进生,力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会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激励性语言;教育
  激励性语言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激励性语言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二、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结果就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前面提到的教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课堂中,结合教学进行信心教育。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例子,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注意例句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句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做出及时的评价。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美国教育学家多尔也曾说过: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这就是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在教学互动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导师”的角色。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要重视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发现并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给学生创设平台,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高中学生正处于其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高中学生知识的来源相当广泛,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教师掌握的知识量更大,行为举止也更加前卫。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决不能轻视学生,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赏识他们,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表个人观点,对其标新立异的行为加以正确地引导。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契机,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养成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生生、师生交流平台,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上要注重师生间的交流,这是指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交流,使师生关系建立在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氛围中,道德人格互相感化,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课堂上积极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尽快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情景”后进行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情感的氛围。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质量,进而使他们赶超学习优秀的学生。
  五、主动与后进生沟通情感,和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作为英语教师对后进生要怀有真诚的感情,他们才会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在课内外我们要真诚、和蔼地对待他们;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有独到的教学艺术,教学技巧,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敬佩和爱戴,从而与他们撞击出师生间情感的火花。在与后进生相处的日子里,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要把他们看成自己的朋友,去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了解他们的学习情景,并及时做思想工作。经常用一些取得成功的人物刻苦学习的感人事迹和学习经验来启发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好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倾注热情,激发自信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的付诸实践,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成功。只有这样,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语言渗透,需要教师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新课程改革之前。这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教学水平,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心血。要持之以恒地将英语学科的激励性语言渗透研究透彻,系统地、科学地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方案,经过对学生的心理分析,深入的进入学生的内心,看透学生的心理,才能是有效教学更好的进行。掌握了学生心理,就能对各个学生对症下药,纠正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那么他们的前途才能一片光明。教师责任重大,因为教师的所作所为还是能影响到学生的命运。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才能善于运用情感教学法,才能有效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他们健康、良好的心理定势,促进他们的真正转变和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