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 陈 云

【机构】 (广西博白县那林镇多福村小学)


【正文】摘 要:农村小学生的作文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求知欲;从授之方法入手,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从丰富生活入手,解决作文内容;从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授之方法;丰富生活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上作文课时用富有魅力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并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勇敢地写。通过这样形式的训练,学生既感兴趣,写作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2.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富于饶有兴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譬如: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考虑一个故事良好的开头句,写在一张纸上。在教师的指示下,每个学生应把自己的这张纸传给下一个同学,接下去的人就续写这个故事的第二句话,用这种方式在组内轮流,并注意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读了前面已写的部分后,再加上自己的句子。连续写了十到十二个句子时,要重新开始写一段,写完十至十二个句子,作文又转回到原写作文的人手里,他将给它加上一个题目,然后把所写的故事带回家并把文章写完整。通过向别人朗诵或在公布栏上张帖的方式,与同学共享完成的故事的快乐。这种故事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真可说是学中玩,玩中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报刊的写作竞赛活动。譬如:开展作文竞赛,可把范围扩大。不一定是尖子生和尖子生之间竞赛,还可以中等生和中等生之间赛、下游生和下游生之间赛。通过这种形式比赛,使下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激发了写作兴趣。
  二、从授之方法入手,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
  1.从阅读教学入手,要上好阅读教学课,从中学习其写作方法。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叶圣陶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有法度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课文习作范文到读写例话,正好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课文,实际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的范例。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作文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因此作文经常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人家的观察方法以及表达方法等。
  2.教师指导写作方法。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过程:审题、确定、中心思想、搜集材料、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修改文章等。譬如:审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1)审清范围法。譬如:审题规定的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地点范围、数量范围、内容范围、对象范围等方面。时间范围:即题目中有限制时间的词,它规定了是写过去、现在、将来或某一个特定时间。如《难忘的一件事》中“难忘”就规定了只能写过去的事;《愉快的节假日》就只能是“节假日”;《寒假记事》时间就只能是寒假。
  地点范围:即题目中有限制地点的词。《家乡新貌》中的“家乡”;《校园一角》中的“一角”;《放学回家的路上》中的“路上”。
  内容范围:即题目规定的是写人还是写事,是写事还是状物。如《我的妈妈》规定是写妈妈这个人;《一件有益的事》是写这件事做了后对别人或集体有什么利益;《清晨的校园》规定了重点要写景。
  对象范围:即题目规定的写作对象是谁。如《我的爷爷》规定写“爷爷”。《粗心的爸爸》,对象是爸爸。
  (2)抓准“题眼”法。“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它能集中的反映题目的范围、重点和要求。所以审题要抓“题眼”。如《我爱家乡》题眼是“爱”;《小明笑了》重点要写为什么“笑了”。
  三、从丰富生活入手,解决作文内容
  写作方法掌握了,还不够,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可这样说“作文,就是向外输出信息。”信息从哪里来呢?“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如果没有信息的摄取和储蓄,就没有信息加工和输出。所谓生活,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方面,其中学校生活是主要的。还有班队活动,各种兴趣小组(包括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等。
  班队活动。譬如平时多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给习作准备了材料,可谓一举两得。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譬如:开展唱歌、画画、科技制作、体育等方面的兴趣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进行指点,(为写作准备)。活动结束后,就趁热打铁,马上布置学生写。这样效果佳。
  四、从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老师命题——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老师批改——老师讲评。这种教学程序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是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来的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批改后几天再去讲评,往往是“事过境迁”。学生心里已淡忘了,引不起他们的注意。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尝试,改为紧扣单元重点命题——尝试初作——浏览模底——收集情况——及时讲评,从动脑动口,评优改错——最后修改誉写。课堂教学结构就变成了如下的闭合回路:
  1.输出信息
  2.反馈信息
  3.再次输出信息
  4.接受信息
  这样的作文教学程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01年第3期第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