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朱晓娟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学校)
【正文】摘 要:阅读实际上是小学生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切实明确进行阅读教学的目标以及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要切实地运用较为灵活的教学形式开展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本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阅读教学对于整个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切实加强针对阅读的实际教学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教师一定要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由于一定的客观原因,其语文的知识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并且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逻辑思维的语文知识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时,一定要切实地、充分地考虑到小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为既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还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内部大部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阅读情况,除此之外,教师选择的材料还要能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教师能够更顺利开展一定的阅读教学,进而扭正小学生对于阅读的错误认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要享受在阅读中所能收获到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在进行完《守株待兔》这一篇课文的讲解后,就可以选择与《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比较相似的文章作为阅读的材料。这类寓言故事的趣味性都较大,并且故事内容也非常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易懂,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一定的认知水平。在这样的阅读材料面前,小学生往往能够进行积极主动地阅读,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文章地主要内容,并且也更容易体会到文章作者所想要传递的情感以及一定的哲理。通过这样的阅读材料,小学生也很容易完成针对课后习题的解答,并且不会将这些问题作为作业、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人物去完成,而是内在的好奇驱动着他们,小学生进行阅读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小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一定的快乐以及相应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小学生在课后也要进行充分的阅读,最好要阅读一些较为经典的作品,要感受著名作家的文字和语言的积极力量与独特魅力。如此一来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实际教学
许多小学生在课堂听老师的讲解时会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已经明白了课文中的知识点,但是当自己进行一些阅读题目的练习时,就会在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思维偏差,最终导致题目的错误。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其实非常普遍,因为小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也无法对于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相反,有些小学生甚至对阅读产生了较大的恐惧情绪。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阅读学习成果的加强与巩固,为了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结束之后安排一些对应的阅读练习。但是当第二天教师在进行作业的批改时就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练习效果并不像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因为学生对于相应阅读文章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对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不能进行深度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一定的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实际教学,要在分析教材文章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文章的分析,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可以从文章的首末段、首末句等部分寻找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学习《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并不能弄清楚课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方位,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文具进行方位的判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将实际的关注点放在了文章当中,而忽视了文章所营造的精神世界。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阅读十分枯燥与乏味,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并没有掌握住较为正确且科学的阅读方法,并不能真正领悟到阅读所要表达的实际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的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使得小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所具有的活力与生命力。教师一定要根据内容与情感的不同,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要充分地吸引到小学生,营造出一种较为和谐、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
比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在正式的课文讲解前给学生看一些有关桂林山水的实景图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为文章的学习做好一定的铺垫。这样教师在进行文章的讲解时,小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作者想要描述的情境和想要传达的情感。
小结
因为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通过一定的阅读教学还能够切实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正因为如此,小学教师一定要重视针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的方法探索。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就要切实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丽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2):76,131.
[2]尹秀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4):131.
[3]徐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20,(38):10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阅读教学对于整个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切实加强针对阅读的实际教学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教师一定要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由于一定的客观原因,其语文的知识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并且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逻辑思维的语文知识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时,一定要切实地、充分地考虑到小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为既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还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内部大部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阅读情况,除此之外,教师选择的材料还要能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教师能够更顺利开展一定的阅读教学,进而扭正小学生对于阅读的错误认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要享受在阅读中所能收获到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在进行完《守株待兔》这一篇课文的讲解后,就可以选择与《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比较相似的文章作为阅读的材料。这类寓言故事的趣味性都较大,并且故事内容也非常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易懂,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一定的认知水平。在这样的阅读材料面前,小学生往往能够进行积极主动地阅读,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文章地主要内容,并且也更容易体会到文章作者所想要传递的情感以及一定的哲理。通过这样的阅读材料,小学生也很容易完成针对课后习题的解答,并且不会将这些问题作为作业、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人物去完成,而是内在的好奇驱动着他们,小学生进行阅读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小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一定的快乐以及相应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小学生在课后也要进行充分的阅读,最好要阅读一些较为经典的作品,要感受著名作家的文字和语言的积极力量与独特魅力。如此一来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实际教学
许多小学生在课堂听老师的讲解时会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已经明白了课文中的知识点,但是当自己进行一些阅读题目的练习时,就会在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思维偏差,最终导致题目的错误。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其实非常普遍,因为小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也无法对于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相反,有些小学生甚至对阅读产生了较大的恐惧情绪。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阅读学习成果的加强与巩固,为了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结束之后安排一些对应的阅读练习。但是当第二天教师在进行作业的批改时就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练习效果并不像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因为学生对于相应阅读文章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对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不能进行深度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一定的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实际教学,要在分析教材文章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文章的分析,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可以从文章的首末段、首末句等部分寻找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学习《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并不能弄清楚课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方位,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文具进行方位的判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将实际的关注点放在了文章当中,而忽视了文章所营造的精神世界。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阅读十分枯燥与乏味,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并没有掌握住较为正确且科学的阅读方法,并不能真正领悟到阅读所要表达的实际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的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使得小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所具有的活力与生命力。教师一定要根据内容与情感的不同,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要充分地吸引到小学生,营造出一种较为和谐、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
比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在正式的课文讲解前给学生看一些有关桂林山水的实景图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为文章的学习做好一定的铺垫。这样教师在进行文章的讲解时,小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作者想要描述的情境和想要传达的情感。
小结
因为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通过一定的阅读教学还能够切实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正因为如此,小学教师一定要重视针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的方法探索。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就要切实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丽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2):76,131.
[2]尹秀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4):131.
[3]徐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20,(3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