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低段美术手工卡纸教学分析

【作者】 陈雪羽

【机构】 (四川省沐川县幸福小学)


【正文】美术手工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观察能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很有帮助,据调查了解,在小学美术课中,喜欢手工课的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创作的灵感、形象的构思、材料的选择,实际的操作,都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最能让学生的创新才能和独创个性得到体现。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哪个省的美术教材,里面的手工课课程在美术课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小学教学中手工课占有总课程的一半或者是一半以上,并且在课程设计的难度上根据年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此外,手工课里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和纸材料相关的,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其教学内容主要是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图案、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自己的想法。首先,在授课前老师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同学们。在老师眼里,活泼可爱的你们就像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咱们班就像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然后带领学生:①感知重点内容。出示彩纸,用手把彩纸剪或撕成树叶形状,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②合作探索、自由创作并大胆发表建议。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③畅想未来。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让大树充满力量,就像我们班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装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棵大树更美更繁茂。
  同时还有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课《剪剪撕撕画画贴贴》,这课主要是使用彩色手工纸进行撕纸、粘贴和拼贴,然后按照形状进行联想以及添画;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中《娇艳的花》就可以观察身边的花朵,然后使用卡纸去进行剪裁和折叠制作成美丽的花朵;其次,还有使用卡纸去进行作品的创作等。
  可见卡纸教学在小学低段美术手工中有着十分主要的地位,纸材的各种使用方式在课中也获得了很大的呈现,可是从课程上分析卡纸其实并未获得充分的挖掘与展现,纸材在小学低段美术手工课里还有着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一是卡纸的品种和色彩以及运用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可是从小学的手工课分析,以纸材创作所展现出来的形式其实并不是非常多样,其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其二是从课的分布上分析,手工课和绘画课通常是交错而上的,并不是十分的集中,这不集中不但显示在课程安排不集中,而且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不集中,手工课一般在短时间中无法获得预想的效果,特别是教学对象是低段的小学生。
  1. 学生情况分析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是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版块,根据对四个学习目标的总结归类,结合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课又可以划分为美术欣赏、绘画、手工制作、美术设计四种类型,为了更好地了解探索卡纸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拓展运用,实践卡纸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灵活运用,就需要我们对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依据新课标,小学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为了达到目标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程计划。
  第一阶段((1一2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对接触到的事物和人都比较陌生,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心,其意志力很薄弱,对学习的知识多凭经验或是兴趣,容易离开观察的目标。所以为了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游戏,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中学习,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阶段((3一4年级)的学生,这阶段的学生大概在8-9岁,相对第一阶段,这阶段的学生进入了前期的操作阶段,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待人跟事物能分辨出厌恶和喜好,也能用逻辑推断思维来看待问题,此阶段的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已经具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知道从自己储备的知识中选取信息来描绘和创作,因此对于中段的学生,美术老师应该走情感路线,从情感上让该阶段学生将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主观地表现出来。关于手工课,中段的学生对其兴趣增强,在教材中手工课的节数明显增多、难度也明显增强。
  第三阶段(5一6年级)的学生,这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是在10到12岁,完全过渡到运算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上“在10-12岁之间会出现一次思维的飞跃或是质变,并与美术教学中发生‘青少年危机’有关。小学生逐步从大声思维向无声思维的过渡,并学会调节、检查或是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善结构”。这个阶段的美术课程多为综合性课,这个年纪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见闻去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创作,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闻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
  2. 教学资源分析
  保障并且顺利的完成小学低段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想上好手工课中的卡纸课,学校就需要拥有专门进行手工课的教室,通常手工课需要有相对较大的空间,所以手工教室需要配有比较宽大的桌子去给学生们进行工具的摆放以及手工的操作。相对于其它手工材料如木材和泥材来说,卡纸需要的辅助工具剪刀、胶水、胶棒就显得相对的普遍,并且在对设备上的需要也相对的灵活一些,就算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也可以在课堂教室里完成教学。所以纸材手工课最主要的是纸材与教学内容的准备。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产生,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网络可以说属于一个比较多样的资料库,只要输入想要寻找的关键词,上百种与卡纸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教案以及图片就能够被找到,当前还有微博和微信以及QQ等通讯工具有着资源分享的功能,甚至还有一些有关的论坛可以进行讨论,帮你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