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作者】 李 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康南小学)


【正文】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利用数和形的交叉转换来处理数学中的各种问题。所谓的数形结合指的是,由老师在相关的课堂讲课过程中,通过运用空间图形来帮助学生课堂教学,进而让抽象的数字概念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明了,从而提高学生的相关认知。本文就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当中的主要部分,历年来数学这一门课程都是学生们较难掌握和学会的一种科目。归根结底除去了教学内容的不足以外,也正是由于数学本身作为一个抽象化的课程,内容上就很难使小学生们去掌握,并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善的体系知识网络。但更多的教学方式已经克服了这一问题,而数形结合方式正是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提高课堂质量的教学方式。而不仅这样,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有助于小学生们培养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其数学教育核心素质,以满足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一、数形结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培养学生们对于运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意识。但是因为他们自己经常会发生马虎的情况,在做题时常常并不重视方法的合理运用。所以,为了要更好地运用与数形所结合的便于学生认识理解的功能,教师们在平时教育过程中就必须常常引导学生们去运用。同时,教师们在介绍知识方法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具体的物体情况和社会实际状况,强化学生们对这些方法的运用。而长此以往,学学生们在面临相关情况时也会更加积极地运用这些方法。其次,在这些知识方法使用过程中,老师们还需要从细节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利用这些学习方式完成对知识点掌握与消化。关于这些实际物品的选购、检测、分类等角度,老师都子以十分细致的指点。借助这些物品和图像,让学生通过想象更可以增进对这些东西的了解,最后,老师在指教学生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时,往往还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
  二、利用图形进行“数”的认知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形帮助孩子理解数字,让孩子们从心里对“数”的概念有更清晰、准确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这不仅是平面的基本形式,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小项目来实现数形结合的功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使学生们能够从实际当中更直接的发现和触碰数字,并对数量之间的关联有着更深刻的感悟小学数学教师们如果想要更好的把数形结合思维方式融入到课堂之中,从而起到了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小数数学教师合理的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平面图形或是生活物品都是可以提现与数形结合的科学思想,而且还能够理解各种长度单元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们能够从实际当中更直接的发现和触碰数字,从而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的提高。
  三、强化实际运用,训练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力是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的主要素养,同时也是小朋友们在数学练习当中所必须训练的一项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更加实用的方法,在学生心中建立合理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模型,从而提高课堂效果。比如说,教师在讲述长方体和立方体时,教师希望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将展示大小相似的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模型,并要求学生合作,看看如何匹配以获得最小双曲面积。经过进一步的组合和运算,学生们知道了,两个三维几何模型表面的重叠体积越大,整个表面积越小。而经过这样的教育,不但使学生们更进一步的学会了长方体与正方体求和方程,还训练了学生们的空间想像能力,更有效的使数形结合思维在课堂中得到了渗透。
  四、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能快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这往往难以适应和满足现代数学的学习要求。目前,我国许多小学教师的课堂思维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举一些例子来训练相关的练习,并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说,“一杯饮料,小明喝了一半还多20毫升,杯子里还有200毫升,这杯果汁原来有几毫升。”事实上,在实际的回答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思维能力,学生们会做出420毫升的回答,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了图形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从而了解真正的解决方案是(200+20)×2=440毫升的答案。通过相关示例,由此可见,图形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促进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五、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轻松解答
  在数学课程中,有时通过文字问题并没有马上带来关于图形问题的解决办法,这需要借助“形”来分析解决。在介绍了立体几何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同时,老师也希望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中,也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际教学活动,继而帮助学生课堂目标的实现。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以拿出两个15厘米长的立方体,宽度为10厘米,高度为5厘米,并询问如何放置,以最小化二个方块的组合表面积。实际上,通过实践,学生们还可以采用三个不同的放置方式对经过重新定位的立方体的总表面积进行计算与分析,学生们也能够更加直观地意识到,两个立方体的叠加容积越大,经过再次组装后新立方体的总表面积就越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可以更快地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动手实践、实际考察与抽象总结三个环节,提高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教育思维对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帮助,国小数学教师需要合理在课堂中地将数形结合思维加以渗透,才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叶荣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1).
  [2]梁体.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0(11).
  [3]曾盛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浅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