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作者】 伍婷婷
【机构】 (贵州省荔波县第一小学)
【正文】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不再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是关注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中口语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然而,哑巴英语的现状意味着传统英语教学存在很多不足。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模式,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发现他们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入手,探讨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趣味比赛;困境;策略
由于应试思维的影响,一些教师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课堂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培养了一批单一的人才,他们只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不掌握语言交际能力,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需要口头输出的。学习英语主要是要熟练地运用英语,但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就很难用英语进行良好的交际,这最终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就业。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目标纳入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缺少锻炼机会
我国小学口语教学特别是我们贵州偏远山区的口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应用环境和口语练习机会,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应用取得进步。然而,由于受教学策略的影响和硬件资源的限制,许多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对教材内容进行口译和翻译,不让学生练习口语。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不能有效地思考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机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此外,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较晚,许多年长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无法借助多媒体设备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这导致在说英语时出现许多问题,尽管大多数学生能有效地解决纸上的问题,但张口说英语的时候却出现很多的问题。
(二)缺少英语氛围
学科教学需要营造适当的氛围,尤其是在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时。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根据调查数据,一些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他们害怕英语口语交流,而且周围的人不使用英语交流,整个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口语交流氛围,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对话中使用英语口语,还要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实践和成长。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但一些教师的英语课堂主要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即使在英语课上,他们也会用中文解释。老师都没有用英语口语表达,学生自然也不会,这导致全班缺乏英语口语交流的氛围。
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绽放情境之花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情境教学是许多教师积极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英语等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选择直译教学法。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过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掌握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营造良好的口语教学应用情境,改变现有的机械学习过程,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二)激活学习热情
由于部分学生害怕开口说英语,口语表达困难,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应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自愿互动的基础上构建口语教学,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英语口语训练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如果学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练习,这不仅不能实现口语应用的灵活性,也不能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口语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讲解《My?classroom》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快乐口语”为口号,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用英语口语在课堂上介绍几样教室中的物品,并规定后者的描述不能重复。此时,后面描述的难度越大,学生会积极进行口语表达,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搭建生活之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化因素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口语实践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县用的是PEP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对于我们这边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该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会整合教材,教师不仅可以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补充知识,架起生活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组织练习活动
英语口语能力是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生不断的实践。只有经常练习,学生才能纠正错误的发音,改善糟糕的沟通。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善于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五)开展趣味比赛
比赛的形式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理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定期组织一些英语口语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策略,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教师应从运用情景教学法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同时,将小组教学策略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仕辉.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和对策[J].亚太教育,2010(4)
[2]马红霞.刍议当前人教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校园英语(中旬),2011(9)
[3]李显艳.目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0(7)
关键词:趣味比赛;困境;策略
由于应试思维的影响,一些教师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课堂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培养了一批单一的人才,他们只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不掌握语言交际能力,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需要口头输出的。学习英语主要是要熟练地运用英语,但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就很难用英语进行良好的交际,这最终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就业。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目标纳入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缺少锻炼机会
我国小学口语教学特别是我们贵州偏远山区的口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应用环境和口语练习机会,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应用取得进步。然而,由于受教学策略的影响和硬件资源的限制,许多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对教材内容进行口译和翻译,不让学生练习口语。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不能有效地思考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机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此外,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较晚,许多年长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无法借助多媒体设备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这导致在说英语时出现许多问题,尽管大多数学生能有效地解决纸上的问题,但张口说英语的时候却出现很多的问题。
(二)缺少英语氛围
学科教学需要营造适当的氛围,尤其是在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时。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根据调查数据,一些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他们害怕英语口语交流,而且周围的人不使用英语交流,整个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口语交流氛围,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对话中使用英语口语,还要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实践和成长。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但一些教师的英语课堂主要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即使在英语课上,他们也会用中文解释。老师都没有用英语口语表达,学生自然也不会,这导致全班缺乏英语口语交流的氛围。
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绽放情境之花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情境教学是许多教师积极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英语等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选择直译教学法。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过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掌握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营造良好的口语教学应用情境,改变现有的机械学习过程,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二)激活学习热情
由于部分学生害怕开口说英语,口语表达困难,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应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自愿互动的基础上构建口语教学,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英语口语训练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如果学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练习,这不仅不能实现口语应用的灵活性,也不能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口语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讲解《My?classroom》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快乐口语”为口号,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用英语口语在课堂上介绍几样教室中的物品,并规定后者的描述不能重复。此时,后面描述的难度越大,学生会积极进行口语表达,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搭建生活之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化因素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口语实践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县用的是PEP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对于我们这边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该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会整合教材,教师不仅可以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补充知识,架起生活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组织练习活动
英语口语能力是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生不断的实践。只有经常练习,学生才能纠正错误的发音,改善糟糕的沟通。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善于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五)开展趣味比赛
比赛的形式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理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定期组织一些英语口语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策略,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教师应从运用情景教学法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同时,将小组教学策略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仕辉.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和对策[J].亚太教育,2010(4)
[2]马红霞.刍议当前人教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校园英语(中旬),2011(9)
[3]李显艳.目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