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杨艳梅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我国的课程改革工作正在持续推进,所以也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注重学生知识教育的前提下,也需将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中。然而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受限于高考的压力,唯成绩论的教学特征仍然非常显著,所以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也重点围绕高中数学课程,进而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教学就是指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与教学知识相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满足现阶段社会的人才需要类型。高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贯彻核心素养的教学精神,针对于自身的教学现状进行创新,打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提升自身在数学解题思维上的能力。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还没有得以改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虽然当下已经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目标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其在教学理念上并没有进行创新和发展,认为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仍然是保证自身成绩。此外,我国当前的高中课堂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有限,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非常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学习起来则非常困难,但是受限于僵化的课堂氛围,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向老师进行询问。
  (二)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教师在进行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有着良好的学习成绩,而这就使得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想着赶进度,提速度,并不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学习状况,认为自身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数学题目的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然而从核心素养的视角看待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也发现二者的教育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的在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遏制,这就导致教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性不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差,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评价方式单一
  老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的单一化,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安静以及学生的问题回答能力是否良好。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一旦过于活跃,或者因为问题回答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训斥,这对于学生心理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后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合作学习形式化
  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未注重合作学习为学生成长带来的效果,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可以交流的机会,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对于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和帮助,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合作学习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流程,并未发挥其实际的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教学方式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认清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现有的不足予以重点补强,优化教学手段。比如,高中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而且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也不容易理解,这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恶性循环,越不会就越不愿意学,越不愿意学也就越不会。而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办法,比如改变抽象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具象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数学概念或者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二)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课堂的目标。充分意识到高效展开数学课堂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着不同水平层次上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法,比如在作业环节予以分层,在评价环节进行分层,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全面的进步。
  (三)应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趣味性的情境,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知识具备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之中,才能在面临困难之时更加勇敢地发出挑战,对更深层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因此,作为高中的数学教师,也可以情境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课堂氛围中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感知。
  (四)基于现代化技术打造生本课堂
  基于人体的神经结构来看,大多数人的思维都是更加具象化的,所以相比于灌入理论,他们更容易接受图像或者视频资料,教师也需要基于学生的特点打造课堂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渐普及,如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也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而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模式很难让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同步。所以教师可以录制一些教学视频,供学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自主预习,这样也可以保证生本课堂的流畅性。总之,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到一切资源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具有很强的必要性。而想要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就需要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打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并且明确实际的教学目标,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更好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65-66.
  [2]彭艳贵,徐伟.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的理论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