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王 晓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梅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科学构建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数学思维方法
一、优化数学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情境化教学理念的形成,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以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及教学实践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构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境,使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得到改进,使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了科学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营造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的文化氛围,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促进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管理,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科学结合,把数学教学内容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纳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要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尽可能把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建立,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生动,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开展教学,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情绪,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部分数学教学和家长认为小学数学就是会认、会算各种数字,实际上这种想法过于片面。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涵义和重要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小木棒、珠算器等工具,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此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良好和谐的沟通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教师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2.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这就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乏味和厌倦。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重点在于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收获。如在学习“奇数和偶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黑盒子和一个白盒子以及许多玻璃球,并且在玻璃球上用马克笔写上数字。在开始“奇数和偶数”之前用“摸球游戏”导入,并且告诉学生游戏规则为从两个盒子里面各摸一个球,只要相加为偶数就可以获得奖励,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经过游戏导入后,教师再提问“会不会出现摸出两个球是奇数的情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买卖东西,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自主合作教学法,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在小学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如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前布置的任务提出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课前利用互联网资源等进行解决,在课上教师将他们的答案交给其他小组进行验证。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同时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学生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最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关键渠道。这就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公芳.中国文艺家.2018(03)
[2]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于秀君.考试周刊.2018(22)
[3]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盛俊龙.新课程(小学).2018(0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数学思维方法
一、优化数学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情境化教学理念的形成,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以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及教学实践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构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境,使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得到改进,使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了科学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营造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的文化氛围,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促进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管理,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科学结合,把数学教学内容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纳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要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尽可能把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建立,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生动,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开展教学,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情绪,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部分数学教学和家长认为小学数学就是会认、会算各种数字,实际上这种想法过于片面。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涵义和重要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小木棒、珠算器等工具,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此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良好和谐的沟通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教师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2.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这就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乏味和厌倦。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重点在于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收获。如在学习“奇数和偶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黑盒子和一个白盒子以及许多玻璃球,并且在玻璃球上用马克笔写上数字。在开始“奇数和偶数”之前用“摸球游戏”导入,并且告诉学生游戏规则为从两个盒子里面各摸一个球,只要相加为偶数就可以获得奖励,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经过游戏导入后,教师再提问“会不会出现摸出两个球是奇数的情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买卖东西,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自主合作教学法,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在小学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如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前布置的任务提出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课前利用互联网资源等进行解决,在课上教师将他们的答案交给其他小组进行验证。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同时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学生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最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关键渠道。这就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公芳.中国文艺家.2018(03)
[2]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于秀君.考试周刊.2018(22)
[3]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盛俊龙.新课程(小学).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