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索南扎西

【机构】 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


【正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巨大的便利,信息技术教学也成为了初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产物,将微课教学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和意义发出,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教学;信息技术;初中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实用型、操作型学科,随着“人文教育”的深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微课教学模式逐渐在信息技术中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 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难点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呈现的一种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微课教学时间短,一般在5-10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爹日,微课内容少而精,一般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常是1-3个知识点,语言简练、意图明确;第三,微课的资源容量小,一般微视频的容量在几十兆,学生可以将微视频下载、保存到手机或者电脑中,从而将碎片时间利用到最大化。

二、 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微课教学中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信息技术的操作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有,微视频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最后,微视频的应用,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行控制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 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 明确微课教学类型

在微课教学中,要想利用微课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微课教学的类型,我们根据课堂教学方法将微课教学分为三种:第一,讲授型,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讲授型微课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类型。例如在学习《初识FlashmX——熟悉基本操作》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将Flash动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有趣的动画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熟悉Flash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演示操作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型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实际操作内容,很多时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讲解操作的时候,学生如果开小差或者一个步骤没跟上,很容易掉队,影响后面的学习。所以,教师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微课,主要是强化学生在学习软件中的操作技能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教师的演示操作,从而跟进教师的步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第三, 自主探究型,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主要承担引导作用,为学生设计问题型的微课,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判断中,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2、 合理设计微课内容

虽然微课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都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果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不但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反而造成师生巨大的课业负担。所以在微课设计中,教师还要精选微课内容,将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或者是信息技术相关的重点操作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并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点的衔接和整合,将微课教学的优势最大化。

3、 微视频制作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制作环节,教师不仅要注重微课和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性,同时还要遵循视频制作的基本原则:首先,微视频的制作要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信息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在微视频的制作上将配图、操作过程、文字注解和语音讲解全面结合,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进行感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微视频的设计要注重整体的色彩布局和文字搭配。不但要求微视频的色彩柔和,同时还要避免微视频设计及的过于花哨,学生关注色彩大于内容,造成喧宾夺主。最后,微视频的视频声像和图片质量要清晰,教师后期的讲解声音大小要适中。

微视频的应用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明确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微课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提出在教学中的质疑,引导学生以自主思考或者小组探究的形式掌握问题的答案。就像在学习完动画的制作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行探究动画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自己在动画制作中的问题,翻看之前的微视频,达到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总结: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践行“人文教育”的必然趋势。所以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明确微课教学类型、合理设计微课内容、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将微课教学全面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文,刘晓莹.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8):28-30.

[2]文建军.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浅析[J]. 学周刊,2018(23):151-152.

[3]周凯文.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42.

[4]刘继明.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5):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