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思维导图下的记叙文写作
【作者】 金广芸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开始独立的完成一篇写作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初中学生相对来说,积累经验不多,写作技巧不够熟练,导致记叙文的文章结构不清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能够很好的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便于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重点。根据思维导图填充内容,写作的难度会稍微降低,学生不会有太大压力。【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本文系青海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汉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研究
前言: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细致的观察生活,对所看所想进行描述,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而初中学生需要从大量的观察对象之中选择合适的题材进行写作,无疑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用到思维导图进行筛选,从写作要求的方面切入,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记叙文写作。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达到有感情的抒发心中所思所想的状态。
1.思维导图的原理及作用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显性表达。它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可以从某个关键点切入,围绕这个点不断的挖掘相关内容,发散思路,最终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又可以不断延伸的脉络结构图。这对于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建构思维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已有的脉络结构结合起来,不至于写作脱离实际。还可以激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的碰撞,使大家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广,研究问题的层面更深。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阅读文章来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参与到绘制过程,传授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首先列出文章主题,然后将文章中出现的素材都总结出来,再强调容易忽视的写作细节,这样就出现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来练习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1]。
2.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中的教学策略
2.1梳理脉络,抓住重点
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脉络结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写作的题目入手分析,带领学生围绕题目绘制思维导图,共同研究写作的侧重点在哪里。同时也可以换位思考,给学生讲述作为教师会怎样去处理这篇文章,怎么样布局结构,突出重点内容,绘制教师视角下的思维导图,特别要体现关于点题扣题的内容。以身作则的去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写作内容入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把他们的文章结构梳理出来,绘制成思维导图,与教师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在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进行强调,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讲解一些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发现已经跑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在学习了方法技巧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写作想法倒推思维导图,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结构的理解与把握。
2.2旁征博引,积累素材
记叙文写作离不开材料的支撑,作为充实内容的重要部分,写作素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文章的可读性的高低。在写作过程中引用恰当的素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提高写作质量的办法。但是初中生积累的写作素材较少,在看到作文要求时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此时应该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素材通常来源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累,但是大多数情况是学生读过就忘了,不会深入的思考分析文章结构,也无法筛选出自己所需要借鉴摘抄的语句段落。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提炼出关键词便于记忆。
2.3小组合作,团结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期,追求个性,对于枯燥呆板的课堂氛围没有学习兴趣,传统的写作教学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思维导图的特性就是把不同的想法联结到一起,小组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主动联想和写作内容有关的素材,发表自己的看法[2]。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绘制思维导图能够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各自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小组完成任务,在合作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命题要明确,教师给出思考方向,同时给学生留下讨论空间。这种多人合作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模式要避免半命题的方式,那样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2.4客观评价,调动兴趣
学生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认知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很难通过自我评价认识到不足和改进的地方,导致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逐字逐句的分析文章进行评价比较麻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评价写作内容。应该客观地进行评价,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和能力,写的好的地方表扬,不足的地方要提出修改意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首先根据思维导图评价学生写作思路的可取之处,鼓励学生多多保持;其次,对于思维导图不完善的地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结语:综上所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指导与评价意义重大。学生层面可以很好地把握重点进行记叙文写作,小组合作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拓展创新思维,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层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清晰的认知。教学评价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伏桂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J].2022(30).
[2]臧志博.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0(26):159-160.
[3]杨花娥.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22(01):5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