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李 颖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音乐知识,建立丰富的音乐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知音乐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使用音乐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帮助自己解决生活难题。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应该转变教育模式,将知识讲解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节奏是音乐中最为关键的一项要素,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人们之所以会随音乐表现而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是节奏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视节奏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和骨架,并试图通过科学的节奏教学来绽放音乐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完善,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提倡成绩至上,很多学校就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不关注学生音乐知识的获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些学校在开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时,缺乏实践经验,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难以取得有效的推广应用,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音乐知识的学习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音乐知识是需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论证,确定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后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看法,互相提出观点去加强对音乐知识的认知,旧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知识缺乏对于学生实践应用的研究,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面对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实施的科学举措
2.1开展多样节奏游戏,引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节奏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节奏版块内容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利用一些有趣的有趣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能够让学生在节奏游戏中对于这个版块的内容产生认知能力,并且可以实际地参与游戏实践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训练来达到学习节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下册《桃子花溜溜红》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节奏的口诀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拍打出歌曲的节奏,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跟着节奏口诀进行游戏,在此期间还能够让学生相互监督,是否按照口诀实施节奏游戏。这样的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于节奏产生初步的兴趣,能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有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律动”、“节奏创编”、“杯子舞”等方式来实现节奏的教学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通过聆听节奏,拍打节奏、创编节奏表演等形式来熟悉节奏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验、模仿、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节奏的乐趣[3]。教师可以在这样的课堂游戏中吸取教学的经验,能够透过对于节奏实践课堂的探究意识到节奏学习在音乐课程中的价值,并且利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游戏实践方式来充分发挥节奏学习的丰富性,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节奏学习,并且强化他们的音乐感受。
2.2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需融合体态律动
何为体态律动?其实就是身体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体态律动需要在充分感受和正确理解有规律的动作表现的基础上来实现。人的肢体语言表达是极为丰富的,可使用的身体部位也有很多,除了最基本的手和脚外,还有头、肩、腿、腰、胸、屁股等等。在前期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低龄段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还未充分感受到体态律动所带来的乐趣,急于丰富表现形式很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老师们可以从简单的拍手和跺脚动作教起。以《木瓜恰恰恰》为例,先要在相应的故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然后循序渐进地将简单和复杂的动作引入进来,这样学生的体验感就会得到极大增强。需要指出的是,歌曲的节奏和动作之间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比如将四音符音乐改成八音符或十六音符的音乐,那么体态律动也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内容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教学趣味性将得到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起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他们的节奏感也能被更好地带动起来,音乐天分和学习潜能也将得到充分挖掘。
2.3运用核心素养理念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需要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水平,教会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融于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音乐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教授《冬妈妈和麦苗苗》《小雪花》等歌曲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都是三拍子的,因此,对三拍子旋律的感受和体验成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欣赏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巩固。
2.4结合旋律巩固学习,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旋律和节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节奏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结合旋律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建立起整体性的思维,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单一的节奏学习可能会让学生感受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因此加上旋律的配合,则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可以在整体性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
结语
加强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实践认知,帮助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取得成效,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全面改革,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园园.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J].文渊(高中版),2019(08).
[2]陈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
[3]际新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的探究[J].读写算,2021(01).
[4]安雷雷.基于核心养素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J].北方音乐,2021(08).
[5]赵建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思考[C].2016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202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节奏是音乐中最为关键的一项要素,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人们之所以会随音乐表现而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是节奏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视节奏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和骨架,并试图通过科学的节奏教学来绽放音乐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完善,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提倡成绩至上,很多学校就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不关注学生音乐知识的获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些学校在开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时,缺乏实践经验,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难以取得有效的推广应用,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音乐知识的学习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音乐知识是需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论证,确定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后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看法,互相提出观点去加强对音乐知识的认知,旧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知识缺乏对于学生实践应用的研究,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面对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实施的科学举措
2.1开展多样节奏游戏,引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节奏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节奏版块内容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利用一些有趣的有趣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能够让学生在节奏游戏中对于这个版块的内容产生认知能力,并且可以实际地参与游戏实践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训练来达到学习节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下册《桃子花溜溜红》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节奏的口诀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拍打出歌曲的节奏,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跟着节奏口诀进行游戏,在此期间还能够让学生相互监督,是否按照口诀实施节奏游戏。这样的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于节奏产生初步的兴趣,能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有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律动”、“节奏创编”、“杯子舞”等方式来实现节奏的教学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通过聆听节奏,拍打节奏、创编节奏表演等形式来熟悉节奏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验、模仿、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节奏的乐趣[3]。教师可以在这样的课堂游戏中吸取教学的经验,能够透过对于节奏实践课堂的探究意识到节奏学习在音乐课程中的价值,并且利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游戏实践方式来充分发挥节奏学习的丰富性,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节奏学习,并且强化他们的音乐感受。
2.2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需融合体态律动
何为体态律动?其实就是身体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体态律动需要在充分感受和正确理解有规律的动作表现的基础上来实现。人的肢体语言表达是极为丰富的,可使用的身体部位也有很多,除了最基本的手和脚外,还有头、肩、腿、腰、胸、屁股等等。在前期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低龄段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还未充分感受到体态律动所带来的乐趣,急于丰富表现形式很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老师们可以从简单的拍手和跺脚动作教起。以《木瓜恰恰恰》为例,先要在相应的故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然后循序渐进地将简单和复杂的动作引入进来,这样学生的体验感就会得到极大增强。需要指出的是,歌曲的节奏和动作之间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比如将四音符音乐改成八音符或十六音符的音乐,那么体态律动也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内容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教学趣味性将得到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起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他们的节奏感也能被更好地带动起来,音乐天分和学习潜能也将得到充分挖掘。
2.3运用核心素养理念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需要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水平,教会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融于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音乐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教授《冬妈妈和麦苗苗》《小雪花》等歌曲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都是三拍子的,因此,对三拍子旋律的感受和体验成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欣赏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巩固。
2.4结合旋律巩固学习,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旋律和节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节奏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结合旋律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建立起整体性的思维,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单一的节奏学习可能会让学生感受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因此加上旋律的配合,则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可以在整体性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
结语
加强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实践认知,帮助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取得成效,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全面改革,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园园.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J].文渊(高中版),2019(08).
[2]陈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
[3]际新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的探究[J].读写算,2021(01).
[4]安雷雷.基于核心养素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J].北方音乐,2021(08).
[5]赵建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思考[C].2016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