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  努力做好四个层面的12条“加减法”

【作者】 付绍全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高峰初级中学)


【正文】2021年1至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五个专门通知,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作出规定。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是实现2035远景目标、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国家行动”。当前,这场国家行动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在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的过程中,高峰初中积极探索,努力做好四个层面的12条“加减法”:
  一、学校的“加减法”
  1.增加发展性评价,减少分数定性
  学生是多姿多彩的,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增加了纵向的、发展性评价,如进步指数等。要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成绩、学科分数来定优劣,减少分数定性。
  2.增加发展性维度,减少考试频次
  人的发展是多维度的,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有三个方面、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要点。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在增加或落实这样的发展性维度。如课堂学习专注度、责任担当、课外阅读笔记等,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决不能以不停的“考、考、考”来“增分提质”。这样的增分提质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3.增加发展性课程,减少学科赘训
  为了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减少了学科赘训,增加了发展性课程。主要是依托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和课后服务的兴趣小组,借用身边社区资源和实践教育基地,同家长能人、非遗传承人、专业机构等合作,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加减法”
  1.增加作业层次研究,减少同质评价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研究作业层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减少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的同质评价。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作业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和探究题。基础题对应做合格初中生,提升题对应迈向高中。拓展题对应奔向名校,探究题对应展望大学,分为四个层次的目标引领。我们在研究作业层次的过程中既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层次需求,还注重了激励性原则,既不能为层次而层次,更不能让学生在层次的选择中养成惰性。
  2.增加学科横向研究,减少单一评价
  教师在尝试打破学科界限,有意识的增加学科的横向研究,减少单一评价。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中明确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跨学科,尝试文史融合、数理化学科串讲,探究艺体和学科进行课堂整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家校协同研究,减少武断评价
  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和家庭是其中的两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里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形成了两面性格,出现人格分裂。正因为如此,家校不能各自为政,甚至各自为敌。本学期我们召开了两场全校性的家长会,还组织班主任、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大力开展家访活动。七年级做到了全员入户家访,八九年级做到了贫困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的入户家访。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了家校协调和协同方式的研究,减少了武断评价。发现问题共同找原因,共同研究对策,形成了教育合力,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家长的“加减法”
  1.减少打骂,增加沟通
  家长要有意识的减少打骂这样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因为简单粗暴的打骂往往只会养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要和孩子加强沟通,探寻孩子言行背后的原因;要拓展和孩子沟通的方式,以孩子能接受、以达成教育目标为终极导向。有效,是家教方式方法唯一的取舍衡量。
  2.减少应酬,增加陪伴
  陪伴,是爱的最好表达。爱能让孩子静心,能让孩子向学、想学。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的孩子心理也很健康。我们积极引导家长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应酬,增加陪伴孩子的次数和时间。这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孩子成绩的提升、能力的提升。
  3.减少攀比,增加学习
  盲目攀比是家长心里不平衡的根源,也常常是家长和孩子矛盾的爆发点。所以我们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减少盲目攀比或不攀比,要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及时鼓励,促进孩子不断进步。我们借班级家长微信群、qq群推送家庭教育的文章、案例,在家长会、家长学校还集中学习培训,鼓励家长加强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学习,提升家教技能、技巧,努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四、学生的“加减法”
  1.减少刷题,增加阅读
  分数是可以通过刷题得以短暂提高,但能力是不会通过简单刷题得以提升,知识储备也不会通过简单刷题得以增加。为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按要求严格控制学科的作业时长,通过增设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书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少刷题,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扩展视野、增强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文质并举。
  2.减少刷机,增加运动
  当前,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是堪忧的,尤其是体能和视力。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减少手机使用,减少呆坐、减少刷机。鼓励在校不用手机,在家少用手机,要走出去,要加强锻炼、要增加运动量,要有意识的加强视力的自我保护、自我锻炼。告诫学生,视力不合格、身体垮掉了,纵有高分高能又有何用?担不了大任。
  3.减少空想,增加探究
  业绩是干出来的,幸福也是奋斗出来。空想是想不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我们提倡学生减少空想,增加探究。要在探究中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要在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个人成才的关键,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基础。
  “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下的一场的教育大变革,是利在千秋、功在当代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行动。我们提倡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个层面的12条加减法,学校、教师要先加后减,家长、学生先减后加。该减的一定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下去,该加的一定要义无反顾的加进来。落实好“双减”和“五项管理”,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究,不断地实践,一定能够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