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中考作文复习教学策略

【作者】 陈远芳

【机构】 (重庆涪陵第十四中学校)


【正文】  摘 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考试的指挥棒之下,仅仅是追求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这在多数初中学校中极为普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提出了要具备个性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作文复习教学策略进行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复习;目的;积累
  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教学的成功与否。然而,当前的中考作文复习教学着实令人担忧,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对作文不感兴趣,持消极态度,厌学作文的情绪不断加剧,作文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致使作文复习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作文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翻开各类资料,点击各大网站,语文中考作文满分方案与千奇百怪的所谓攻略,真是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去粗取精,大浪淘沙,结合我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一些心得。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中考作文复习。
  一、明确写作目的,做好下笔有神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语文成绩。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视作文为“魔鬼”,他们写作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性和兴趣。针对此现状,在从事作文复习教学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众所周知,商品销售讲究三分是质量,七分是包装。作文也是如此,字好一半文。一篇书写美观的作文,质量一般也差不到哪儿去。因为他一笔一画地书写,当然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打腹稿,写出来的文章定是思路清晰,言从意顺。相反,字迹涤草的文章,定是匆匆复匆匆,往往还没有准备好,就急急下笔,结果多是词不达意,质量也好不到哪儿去。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并不排除少数字差文美的文章,也不排除少数字美文差的文章。书写之功非一日一时,作为毕业班,临近中考,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挤出更多时间让学生系统练字。但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尽量写工整,要求学生不涂改,少用透明胶带。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因为字差而带来的一些损失。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我们可以在每一次目标测试之后,对试卷进行评比展示,从而让学生不仅在思想上重视,更在行动上重视语文卷面书写。尤其是中考,作文分值甚重。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明确写作目的,有的放矢,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素材
  作文考试的发展等级要求第二条是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没有丰富的素材,没有丰满的形象,当然不会打动读者。一谈到素材积累,有些语文老师就主张搜集与中考趋势相贴切的鲜活素材,打印下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精讲,精炼,诵读,为作文备考奠基。我不太赞同这种包办的方式。“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朱自清、杜甫最近太忙的网上调侃,已让大家意识到所谓的经典有时不如我自己的草根更实用。在年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会上,雷少杰老师曾主张:从生活出发,生活即作文。如,2014年中考作文“爱上语文”,学生可以写难忘的一节语文课,一项语文活动等。再如,这次适应性考试,作文是“留下”,要求写一些值得珍藏、纪念的东西,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美好的记忆、生活的温馨浪花,成长的心路历程等。作文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可以说这样的生活素材无比丰富。可是,我们为什么偏要舍近求远,套用他人的素材呢?那我们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家庭、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不一定要是热点、焦点等高大上,只要是真实、感人的低、小、凡事迹都可以。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社会弱势群体的故事都可以入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人手一个练笔本,积累生活素材,老师检查批阅,并对来自同学们身边的这类素材,好的给予表扬,不足的作为病文进行升格练习。素材要求一是真实,“感人心者在乎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二是小巧,不求面面俱到,选取一个小口切入,以小见大。三是触情。如,一个爱意浓浓的动作,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株不起眼的小草等,都可以触发作者的情感。作文素质的高低,与平时的积累素材有关。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应坚持以课本为主体,以读写为主线,把听和说的训练贯穿其中,使听说读写自成体系。特别是文章中好的段落,要引导学生摘抄、剪贴下来,有的甚至要背诵下来。平时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听到的好词好句都要随时记在心里,每天遇到的难忘的有意义的事记在日记本上。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办手抄报,既可增长学生的作文知识,又能培养他们作文的综合能力。
  三、激发学生新颖独创思维想象
  作文的本质是求异而绝非求同,在改革巨变、思维更新的今天,作文教学更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用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展开想象,应试多样的考试作文要求。我在复习教学中常有意提出一些人人皆知的题材或事件,要求学生提出与传统不同的观点,挖掘出新意。如用“龟兔赛跑”这一古老的题材写文章,以往人们都是对乌龟的精神进行赞扬,而对兔子进行批评,认为它骄傲自满,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让兔子与它能力相差极大的乌龟赛跑,这实质是压抑了兔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的文章能“化腐朽为神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造性想象。复习教学中,结合作文形式多样化,课内、课外作文双管齐下。有时往往处于被动,但它又必不可少。如果课内作文可以看成作文教学的第一条腿,那么第二条腿应该是课外作文。只有两条腿一齐走,学生才能走得好而快。课外作文主要是让学生写随笔和作简报评论。如,写随笔,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选文体,学生直观选择自己最想写的事情,可把所见所闻或平铺直叙,或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亦可说明,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也可,点点滴滴几百字也行,话多则长,话少则短,甚至可以写一半,“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随笔,使他们写作兴趣日益浓厚。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考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付出与创新,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会学生如何写作,从而使学生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自由写作、笔下生风,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张礼 新课标下初中作文复习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1,(22)。
  [2]朱爱华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J].考试(教研版),2012,(03)。
  [3]陈国华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
  [4]王春华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