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 代虹礼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的历史学科由于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不是很高,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历史课程也一直没能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前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有很好的专业素养
  这是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最重要的因素。兴趣不足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而初中历史特点之一就是强化主题性淡化体系性,学生学习历史仅仅是拘泥于书本这样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相应的教师的教学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不会对这一学科有足够的认识,学习兴趣就无从谈及。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他们充足的空间自主学习。书本知识他们通过预习、自学就会消化大部分,而上课这些知识就不用再次强调了,我们可以扩展与深化历史教学。这里的扩展与深化指的是对历史知识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素养,比如说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下册关于岳飞的历史知识时,根据这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我给学生留了充足的时间来探究这一历史人物。由于学生在大量的影视作品及武侠小说当中对这个人物有所认识,在他身上有很多见闻和疑问,让学生们在课下广泛的搜集资料,在课上我在对这些内容分类,哪些是历史真实的面貌,哪些是后人杜撰的,最后给这一历史人物一个客观准确地评价。这时候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就会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扩展知识面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式与方法,不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而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是历史教学中最不课缺少的一部分,从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的挂地图、挂彩图,到现在新课改中的多媒体教学,图文并用一直是历史教学的主轴。因为历史是一门学起来较枯燥的科目,需要靠一些教学辅助来使它鲜活起来,图片就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当然光光有图片,没有生动有趣的讲解也吸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初中生在这个时期通常都是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因此,插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就有着吸引学生眼球的优势。如在讲到《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耕获图》找出当时的农民都在在从事哪些农业劳动?这幅图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是一幅比较密集的图。要求学生找出图上的农民分别从事哪些劳动,就像看图找物一样,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当时农业生产的了解。
  当然在很多的时候历史和地理密切相连,这就更离不开图文并用了。如在讲到张骞出使西域时,学生还不能了解西域是在什么地方,这就需要配合地图来讲解。课本的“张骞出使西域”图,虽然是内容复杂,却又表示得很简括的地图,使用这幅地图的时候,不仅要教导学生明确阳关,玉门关等在今天地图上的位置,还要指点他们明确匈奴、大宛、大月氏、康居、大夏、安息等古国今天的地理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以领会当年旅行者的处境,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巧妙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问题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关键是如何从问中引趣,问题要环环紧扣,由浅入深。问题设计既不能有过去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学生嫌烦,又不能设计得过难使学生产生畏惧感,这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且还可能会厌恶学习历史。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科学性。首先要有“问”的价值,书本上已经有的,一看就会的,最好不要作为问题去设计;太难的问题,又必须解决的,可以把问题分散开,变成几个小问题来解决,或者老师给出背景材料加以引导,创设情境。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等,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更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来创设历史情境,教师用再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再现历史的场景,因而难与学生达成共识,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再现历史的真实性方面是其他手段难以企及的。
  五、用足历史课程的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历史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科学地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创设新颖的历史历史情境,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去实践、去创新,产生学习历史的动力,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得到体现。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