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 赵培莉

【机构】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昌河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观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有利于培育我国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责任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观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有利于培育我国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是我国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我国地方特色、民族风俗的文化总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琴棋书画、语言文字、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宗教哲学等、民族工艺、地域文化等等都是其具体表征,它是集知识、艺术、信仰等为一体的复合整体,兼容并蓄、历史悠久。首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祖国语言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借助古代圣贤的典型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第三,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很好的抵制外来文化对学生思想和心灵的冲击,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人文方面的建设,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传统文化教育浮在面上的问题比较突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是在备课上面下功夫,很少有老师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将其融入课堂,渗透给小学生。还有一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但是没有实际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甚至有些教师对历史名人等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没有办法传授给学生。还有一些教师缺乏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文化知识与思想内涵等诸多方面缺乏融合性和协同性,传统文化教育不够深入,缺乏对小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也缺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解析等等,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努力探索出一条文化教育科学实施路径。所以在呼吁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现在大多的语文教师就是在应试的环境下走向教师岗位的,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或许是欠缺的状态,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强化思想认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在小学阶段,通常提起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学生们仅是模糊的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来自于古代时期的诗词、诗歌与文章这类现实存在的物质。但是传统文化其实是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发展所孕育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不仅是物质的体现,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是形成现代文明的基础。遗憾的是,如今的小学生对其理解逐渐局限为教材中的“李白”“白居易”“杜甫”等几位常出现在教材中的诗人。现代学生的生活早已被网络和较为浅显的文化包围,传统文化正随着时间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讲,学习所谓的“传统文化”仅仅是为了更加从容的应对考试。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对于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端午节知识时,学生对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了解的程度有限,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简单的介绍屈原文章以及其中表达的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篇古诗前,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古诗作者和时期,再让学生了解这首古诗是作者当时由于远在他乡,对亲人思念时所写,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中华文化及其中豐富的内涵。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教师可以先提示学生其中隐含着一个传统风俗,在课下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
  2、加强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诵读传统文化习惯。传统文化中,诗词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1)古诗文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小说,这些中国古代人民留下的瑰宝无一不彰显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传统的古诗词可从用词、典故、情节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发现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手法,将自己与汪伦之间无形的朴实、真挚的情感化作有形的千尺潭水,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地描绘心中那份珍贵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脍炙人口。(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说明了阅读积累的作用,充分做到熟读后,就能领悟其中蕴含的含义,只有读书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吸取众多优秀的文化中的精华,实现自身的进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情深意切地感受其中的情谊,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注重诗文中的声调、节奏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朗诵比赛、演讲,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无形之中得到传承,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和阅读的能力。教师也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带领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情感,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其中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素养。
  3、引入中华民俗,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通常因地域、民族而存在差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我国南北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首先来自于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祖先们在一代一代的不断变化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其不仅有经典的代表还有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生活。人们的言行和一举一动中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另一有效方法就是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是历史发展的结晶,例如,在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教师让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再查找相关资料、参观有代表性的建筑。在此基础上经过整理可以以手抄报、黑板报的形式在班级内交流,学生们相互讨论春节的风俗,例如,贴对联、放爆竹、吃饺子和守岁。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课外实践作业,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着眼于破解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将融合教育与渗透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持续不断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强化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古典文化中体现的“任、义、礼、智、信”、“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等思想内涵应当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小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励志勤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天下为公、勤俭节约等等。(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科学性,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努力使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更加强大功能。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除了要加强课本中古诗词以及相关文言文教学之外,还要更加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设计,并且要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开展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PPT或者“微课”的方式进行,将古诗与“动画”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对作者情况、创作背景、中心思想等进行直观化、趣味化表现,既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古诗内容;既能够达到文化教育和传播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动画表现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融入到学习与生活当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符合“新课改”要求,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我们老师提高认识,创新教育思路,强化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 
  [2]杨海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24.
  [3]祁晶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