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漫谈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教学

【作者】 王长泉

【机构】 (重庆市巫溪县白鹿小学)


【正文】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简易方程编排的意图,与旧教材教学解方程方法的对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原理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关键词:方程;解方程;等式的性质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人仅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简易方程》教材的解读,教材的使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撰写此稿与大家共勉。
  一、深刻领会内容编排及其意图
  《简易方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关于简易方程的安排,在内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但是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内容的呈现、展示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用字母表示数反复采用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路,又由一般到个别逆向回来,获得较完整的亲身体验;揭示方程的意义,演绎了天平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学生饶有兴趣;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用四幅插图展示天平实验游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完整过程;解方程的教学,也是借助天平演示的插图,展现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因此,在现行的新人教课标版教材中,小学阶段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降低了学生计算的难度,减缓了坡度,初步建立模型思想,加强了小学和中学数学教学之间的衔接。
  二、理解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原理 
  (1)首先,它体现了解题思路的简约化。
  在传统解法中,我们必须先牢记四则运算中的六个基本关系式,然后根据不同的方程判断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属于哪个量,应套用哪个或哪几个关系式来求未知数。这其间,思维的复杂性可想而知,稍有不慎,便会出现解题失误。
  而新教材化繁为简,紧紧抓住解方程的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各种方程整合为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思路显得异常简单。那就是:只要在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使方程的左边只留下未知数x,右边只剩下已知数,即可求出方程的解。而且,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呈现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识规律,它利用“天平”为认识和处理方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智力形象符号:方程类似于一组天平,方程中的等号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质量的物体,天平依然保持平衡的原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解法对比







  (2)其次,它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正如吴正宪老师说的,“揪着今天,你得想着明天,老师心中得一定有整个小学阶段知识体系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自觉地帮助学生奠定好基础,为学生后续发展做准备。”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次挑战。以前,我们是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六个关系式)来解方程,属于算术领域的思维方法,而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属于代数领域的思维方法,两者有紧密联系,但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提高,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更有利于建立模型思想。在现阶段,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也许无法清楚明了地显现其优越性,但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化,遇到较复杂的方程问题就能显示出简洁、方便的优势。所以,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迅速得到提升。
  (3)再其次,它贯彻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这一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数学课程标准》22页如是说。如ax±b=c,ax±bx=c,a(x±b)=c。对于这一教学阶段目标,可否这么理解:用其他方式(如用四则运算中的六个基本关系式)解简单的方程,而没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就没有完成这阶段的教学目标呢?而且从教学目标中也可以看出:现在,教学方程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不能演绎为操作、训练解方程技巧的过程,而是在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基本性质,而这一教学目的是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应重视并坚持引导学生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三、如何教好解方程
  首先得让学生掌握天平平衡的原理,准确理解并灵活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演示,在不改变等式平衡的前提下,把未知数一边的已知数想办法全部去掉,最终留下的就是“未知数等于多少”即方程的解。具体的做法就是:加了什么就减去什么,乘了什么就除以什么,两边同时进行。其次,转化的方法也得给学生讲清楚。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中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小学数学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专家早已进行整合。因此,教师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对教学至关重要,在研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努力做实践的思考者,思考的实践者!我们不能用算术思维方法教代数知识,而应站在一个较高层面用现代数学观念去整体地审视和处理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认知结构,建构数学模型,获取系统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两种思维解方程浅比较》作者 复方舟
  [3]《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杨刚 民教育出版社 2007.11. 
  [4]《谈谈小学解方程方法的教学》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校内刊物 (小学数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