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园足球运动的实施策略探析

【作者】 郑莎漫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


【正文】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把足球纳入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之中,是对“健康中国”的积极响应,也能进一步彰显足球游戏化课程育身与育心兼具的独特功能。教师得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确保足球游戏化课程有序开展。
  关键词:足球游戏化;实践尝试;快乐学习;素养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园于2019年便开始了“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这些年来一直扎实稳步地推进幼儿园足球特色活动。在足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仅帮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足球的魅力,而且培养孩子坚忍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孩子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鉴于此,为深化足球课程内容,我们对前期的探索与实践进行进一步深化,旨在优化足球活动基本内容体系的同时更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幼儿园足球游戏化课程顺利开展,并且为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蓄势赋能,下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介绍本园足球游戏化课程的实践与尝试,希望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开展活动的思路和方法,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统筹资源,建立机制
  幼儿园足球课程游戏化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与长期性的工作,不仅要将足球球感培养、足球兴趣激发、足球技能训练等教学目标渗透至游戏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全面改进教学及活动组织方式,使足球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有趣,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足球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为此,需要通过现场观摩和网络平台学习等多种途径,努力学习其他园的成功经验等,并科学地进行扬弃,借鉴那些贴近本园实际的优良经验用于自身的足球游戏化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同时,广泛整合可以转化为游戏活动的足球教学资源。比如将球类游戏、奔跑类游戏、躲避类游戏、跑跳类游戏等与足球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成为整个足球游戏化课程中的重要资源库。例如,“小猴子运西瓜”就是将传统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与足球的运球技巧结合在一起,形成既有特色又有趣的足球游戏项目。
  与此同时,要制订明确的足球游戏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标准:其一,内容有趣,即所设计的足球游戏活动内容要兼具艺术性、趣味性、挑战性与探究性,以全面激发幼儿参与足球游戏活动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其二,玩法多样,即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分为不同的玩法,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其三,灵活自主,游戏场景的搭建、材料的投放、环节的组成等均需要具有灵活性,并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及区域,继而激发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精心设计,有序开展
  ㈠营造特色氛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坚持“随处可见
  ”的原则,将足球元素渗透在园内各个角落,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喜欢足球。充分利用户外操场、大厅、走廊、班级、区角等区域创设丰富的足球文化环境,孩子们在浓郁的足球氛围中了解足球、体验足球的快乐。足球元素渗透在环境创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丰富的直观经验,感受足球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产生浓厚的足球兴趣。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足球、了解足球、熟悉足球,从而爱上足球,感受足球的魅力与价值。
  ㈡角色“拟物化”
  幼儿思维具有具象、表象性的特点,并对拟物化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将足球游戏活动角色“拟物化”。例如,“小树林运球”足球游戏活动主要用以培养幼儿绕障碍物S形运球的技能,难度较大且需要幼儿克服活动中的困难。
  教师可以赋予幼儿新身份——“兔宝宝”,足球——“兔妈妈的食物”,教师——“兔妈妈”。教师和幼儿先在操场上布置游戏场地,将小树道具不规则地立在场地中。兔妈妈在场地的另一侧饥肠辘辘,但她太虚弱了,不能自己找食物,只能让兔宝宝把食物带回来。在这样的故事前提下,幼儿参加活动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给兔妈妈送食物,但有的幼儿太着急,足球便脱了脚偏离了原来的路线,多次尝试后仍然不得要领。这时候兔妈妈“着急”地提醒兔宝宝们要当心,指导兔宝宝如何绕着小树林S形运球。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便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运球小技巧。还有的幼儿为了“抄近路”选择一棵小树S形运球,这时候教师在“树林”四周摆放“大灰狼”立牌,让兔宝宝焦急地穿过“森林”送食物,使幼儿意识到小树间S形运球的重要性。在该足球游戏活动中,教师采用拟物化口吻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既学会了S形运球技巧,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㈢精彩区域游戏
  幼儿园区角的创设是幼儿足球活动的重要保证,是对幼儿园进行足球个别化教育不可忽视的方法,同时也是集体教育的重要补充。区角游戏中,足球小讲堂、足球用品大卖场、手指足球、“足”够精彩……孩子们沉浸在足球游戏中,体验游戏,快乐成长。根据小中大各班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设置不同情境,将足球与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相融合,让幼儿自主玩足球游戏,增强了幼儿对足球的认识,丰富了足球文化内涵,推动了“娃娃足球”生活化、常态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力。
  ㈣家园携手共育
  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家长园地等多样化途径丰富足球活动的种类,同时定期不间断地举行足球亲子活动,为家园共育创造良好的机会。教师通过指导足球亲子游戏获得与家长合作的机会,家长通过撰写育儿心得理解并认可教师工作,同时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爱上足球。
  总之,自从开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园足球运动的实施策略”课题研究后,教师积极反思每一次活动的不足,总结来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足球游戏活动与地域文化联系不紧密,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尤其是本地富有特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体育精神等没有渗透至游戏活动中。基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进一步寻找当地文化及本土资源与足球游戏活动的契合点,争取设计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足球游戏活动。二是足球游戏活动材料不够丰富,结构性材料较多,为此教师要注重对废旧材料的再加工与再开发,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足球游戏活动中,并且带领幼儿一起制作足球游戏活动道具、布置游戏场地等,一方面培养幼儿的生态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凸显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并且培养幼儿的创新创造精神,继而充分彰显足球游戏化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仁凤.浅谈幼儿园开展趣味小足球活动的实践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21(28):109-110.
  [2]陈丽婷.阳光足缘,逐梦绿茵—幼儿园有效开展“足球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探究[J].文理导航,2021(10):57-58 .
  此文为2020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立项课题,编号:QJYKT2020—75;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园足球运动的实施策略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