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把翻转课堂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作者】 杨名娟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大,ipad,慕课,云课程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新兴的技术也悄悄地来到教育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其中作为信息技术时代教学形态变革的典型,翻转课堂致力于整合教育资源、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被众多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所接受与倡导。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语教学融合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可称作“颠倒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化学课的两位老师,目前国内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知识点明确,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文科类如小学语文,一节课涉及面非常广。如何才能把翻转课堂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呢?笔者也做了大量的摸索学习,现从三部分来简单阐述:
一、课前部分的深度学习
1、保证微课的优质
微课是翻转课堂这一颠覆性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适合学习着个性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需求。传统班级授课使一师教多位同学,学习者都是被动去接受。可是微课不同,它可以把最好的教学资源用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学生可以跨越空间时间自由灵活地安排,看一次没有掌握,学生可以反反复复,快进后退直到知识已掌握为止。由此可见微课是在课前学习的关键所在。同样它对教师的提出的要求也较高,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不仅要讲解碎化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清不同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能够自己掌握,哪些知识点必须需要引导,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微课的时间要求在10分钟以内,且每个视频都是有针对性地说明某一个问题,对本来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挑战非常大,特别是语文课,虽说小语中知识性的东西还是相对浅显,但是一堂课想要有更多的生成性还是得多专研,既要花时钻研又要录制精彩的微课也比较有难度。
2、设计学习任务单
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想法非常好可是实施起来却比较难,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很多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环节就形同虚设,虽然现在有微课,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可是学生学习没有一个点,他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此环节加入学习任务单,就如同给翻转课堂找了一个好抓手。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反思等项内容。其中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向导,所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都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他们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思考、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深入的学习,再配合微课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自我调配学习时间,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若仍有疑惑写出自己的疑惑在新课中再来探讨。
二、分享式教学贯穿课中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属于混合式的学习方式,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在课前的深度自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以致于教师也很难调控整个课堂,而翻转课堂的课堂价值在于,教学的重心从整体性的讲授转变为个性化的提升。因此在实践翻转课堂教师必须根本性革新自己的观念,课堂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都必须作出根本性地改变,课堂上只有以学生课前的深入学习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而进行合作化的学习。对小语教学而言提倡分享式教学。分享式教学基于学生在课前无法完成的问题,在课中可以再次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享评价、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过程的思考和经验,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以人教版四年上册《猫》为例,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猫的性格和满月时的可爱,可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老舍先生是要表达出对猫的什么感情?我们要怎样通过猫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写出动物的性格?课堂上老师引导这几个问题,把同学分成小组形式集中解决问题。学生在朗读课文1到3段,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学生在生生之间交流中就能得出原来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责,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吭,既胆小又勇敢,这就是一个性格多变的猫,于是作者用古怪这个明贬实褒的词语来概括。接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小组研讨中得出哪些语句中体现出老舍对猫的感情呢?最后再结合课后,拓展抓住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课堂中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讲的轻松,学生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在交流中使知识再一次达到内化。
三、重视课后的实践
课前与课中阶段学生对知识基本掌握,所以课后阶段就是对这些知识的巩固与实践。在猫这堂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练习,学会从多角度去描写动物的特征,从语言中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欢之情。这不仅能巩固语文知识,同时也是由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我的知识。
四、总结
一个新兴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不管翻转课堂以后会怎样?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借鉴、学习、尝试着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在教育中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
[2]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翻转课堂:从舶来品到本土化》
[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
[4]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丁念金访谈《翻转课堂促使我们反思课堂改革》
[5]天津市南开中学吴奇《莫把翻转课堂这部经念歪》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语教学融合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可称作“颠倒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化学课的两位老师,目前国内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知识点明确,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文科类如小学语文,一节课涉及面非常广。如何才能把翻转课堂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呢?笔者也做了大量的摸索学习,现从三部分来简单阐述:
一、课前部分的深度学习
1、保证微课的优质
微课是翻转课堂这一颠覆性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适合学习着个性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需求。传统班级授课使一师教多位同学,学习者都是被动去接受。可是微课不同,它可以把最好的教学资源用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学生可以跨越空间时间自由灵活地安排,看一次没有掌握,学生可以反反复复,快进后退直到知识已掌握为止。由此可见微课是在课前学习的关键所在。同样它对教师的提出的要求也较高,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不仅要讲解碎化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清不同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能够自己掌握,哪些知识点必须需要引导,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微课的时间要求在10分钟以内,且每个视频都是有针对性地说明某一个问题,对本来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挑战非常大,特别是语文课,虽说小语中知识性的东西还是相对浅显,但是一堂课想要有更多的生成性还是得多专研,既要花时钻研又要录制精彩的微课也比较有难度。
2、设计学习任务单
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想法非常好可是实施起来却比较难,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很多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环节就形同虚设,虽然现在有微课,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可是学生学习没有一个点,他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此环节加入学习任务单,就如同给翻转课堂找了一个好抓手。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反思等项内容。其中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向导,所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都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他们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思考、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深入的学习,再配合微课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自我调配学习时间,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若仍有疑惑写出自己的疑惑在新课中再来探讨。
二、分享式教学贯穿课中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属于混合式的学习方式,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在课前的深度自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以致于教师也很难调控整个课堂,而翻转课堂的课堂价值在于,教学的重心从整体性的讲授转变为个性化的提升。因此在实践翻转课堂教师必须根本性革新自己的观念,课堂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都必须作出根本性地改变,课堂上只有以学生课前的深入学习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而进行合作化的学习。对小语教学而言提倡分享式教学。分享式教学基于学生在课前无法完成的问题,在课中可以再次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享评价、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过程的思考和经验,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以人教版四年上册《猫》为例,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猫的性格和满月时的可爱,可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老舍先生是要表达出对猫的什么感情?我们要怎样通过猫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写出动物的性格?课堂上老师引导这几个问题,把同学分成小组形式集中解决问题。学生在朗读课文1到3段,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学生在生生之间交流中就能得出原来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责,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吭,既胆小又勇敢,这就是一个性格多变的猫,于是作者用古怪这个明贬实褒的词语来概括。接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小组研讨中得出哪些语句中体现出老舍对猫的感情呢?最后再结合课后,拓展抓住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课堂中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讲的轻松,学生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在交流中使知识再一次达到内化。
三、重视课后的实践
课前与课中阶段学生对知识基本掌握,所以课后阶段就是对这些知识的巩固与实践。在猫这堂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练习,学会从多角度去描写动物的特征,从语言中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欢之情。这不仅能巩固语文知识,同时也是由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我的知识。
四、总结
一个新兴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不管翻转课堂以后会怎样?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借鉴、学习、尝试着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在教育中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
[2]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翻转课堂:从舶来品到本土化》
[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
[4]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丁念金访谈《翻转课堂促使我们反思课堂改革》
[5]天津市南开中学吴奇《莫把翻转课堂这部经念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