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项 慧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


【正文】

——以八上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拓展课为例

  摘 要: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上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拓展写作课为例,探究“以说促写”,将“写”与“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通过感知、体验、概括、建构、比较、探究、批判、评价等体现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活动,获得知识,表达观点,将“写”与“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以说促写;初中英语
  一、 现状分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方面,写作前语言的输入不够。对教师给的写作主题缺乏兴趣,文章像“流水账”,缺乏思维含量。长期以来,英语学习侧重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常常被忽略。教师方面,在写作教学中缺少写前指导,教师创设情境不够真实,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位置,讲解范文的结构与有用的表达,写作任务往往被置于课后完成(2018,王勇)。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建构者,发展思维品质是无从谈起。在写作评价阶段,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间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 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语言能力的发展带动并渗透对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而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中说和写是语言输出活动。“说”是将思维口头形式的输出,“写”是将思维物化的过程。笔者在写作教学中,尝试将说、写活动有机结合,以说促写,对相关话题进行充分的口头训练,然后转化为“写”,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指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a:5)。因此在以说促写的过程中从上述几个方面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以说促写的教学实践探究
  本案例是笔者在杭州市农村初中教学研讨活动上执教的公开课,是结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单元内容进行的拓展课写作教学,正确使用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学会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做攻略,笔者设计了The best town in Jiande的拓展写作教学。
  (一) 材料导入,确定写作主题。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教师设计形式多样、与写作话题相关的热身活动引入写作话题,如看图片、看视频或游戏、自由谈话等。
  教学片断1:感知:视频导入,力求简短直接。
  这节课让学生先观看视频,内容是建德市旅游宣传片《宿建德江》,节选了新安江、梅城、寿昌三个乡镇旅游特色介绍,看完之后提问:
  T:What towns are mentioned in the video?
  S1:They are Meicheng、Xin’anjiang and Shouchang.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S2: I think Xin’an River is very beautiful,It’s relaxing to have a trip there.
  S3:I think having a trip in Shouchang is also very interesting.
  S3;Meicheng is very special,because it is an ancient town,
  通过视频观看和师生对话,引出本节课的写作主题:Best towns in Jiande.
  (二) 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张珊珊进一步指出,由于素养是在人与情景的互动中生成的,故事情景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教师根据写作主题构建情境,注意情境要有现实依据,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理解水平、感情和生活体验等等,避免不切实际的活动,避免空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教学片断2:体验: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柳夕浪认为,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景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因此本环节,向学生展示教师本人的朋友圈转发《宿建德江》截图,构建真实的情境:
  T:My friend Lily wants to have a trip to Jiande,but she asks me which town is the best place to visit?Can you help me to give her  some advice?









  Discuss  in group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owns  is the best place to visit in Jiande ?
  A. Xin'anjiang     B. Meicheng   C. Shouchang
  Why do you think so ?
  设计意图: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考虑到当下普遍的交流方式和学生的喜好,因此选择了教师朋友圈分享建德宣传片,吸引了朋友想来建德游玩,并且询问“建德最佳游玩的town是哪里”的微信对话的截图,用真实的情景,启发写作话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逻辑性思维。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有一份自豪感,因此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并极力推荐自己的hometown,避免了让学生空谈,避免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写而写。
  (三) 设计问题链,引入比较标准。
  比较是判断两种事物之间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而归纳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初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式(夏谷鸣,2017,转印自周智忠,2017)问题立案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发展思维品质的常用教学策略之一,巧用追问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梳理比较标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片段3:比较:设计问题链,引入比较标准
  在选择或推荐最佳旅游目的地时,我们要让学生有衡量标准,因此教师提问:
  What kind of things  are  important in a trip? 多个学生参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以下三条标准:
  (1)the town has some intersting activities.
  (2)the town has a good hotel.
  (3)It is convenient(便捷的) to get to the town.
  设计意图:
  学生因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认同,在磨课过程中发现,在寿昌的学生90%以上推荐寿昌,在梅城的学生90%以上推荐梅城,其实这不是理性的思考方式。因而在让学生做选择前,引入了activity、hotel、和convenience三个标准,促使学生通过本节课,在以后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能够从这三个方面来比较某个town是否是最佳游玩之地,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使自己的观点被他人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创造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 构建句式支架,列出写作提纲。
  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感知事物的共同体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是思维惯性活动。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和句型操练,整理出写作框架,进行写前指导。
  片段4:建构:构建句式支架,列出写作提纲
  本环节用表格呈现,问题和图片环环相扣,螺旋上升
  先给出空白表格,通过问题设计和图片提醒,完成表格填空








  问题一:Which  town is the most convenient to go? why?T讨论第一个标准,交通方式是否便利
  引出句型一:                is the most convenient because                        
  问题二:Which  town has the best hotel in your opinion?讨论第二个标准,酒店住宿情况 
  引出句型二:
                   has the best                    named                    ,it is                .
  问题三:
  What activities are there in these town? 
  引出句型三:
                 has the best                ,but               is the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写作更是思维的表达。只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才会有完整的写作输出。因此在从交通便利、最佳酒店和丰富活动三方面讨论时,要为学生搭建句式表达支架,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引导学生使用It is the most convenient to...,because it’s... 来说明best town的便利, 用It has the best hotel named ...,it's...句型来表达酒店特色,最后用.. in...is better than ... in ...,but I think ... is the most... in...句型来表达最有趣的活动。学生有了结构和句式输入,分组讨论并推荐the best town,并给出推荐理由,让学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讨论结束,请组长展示小组成果,最终要求学生落笔成文,完成下面写作任务。
  (五) 说足试写,归纳写作标准。
  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的见解和方法。(2017,夏谷鸣)让写作有据可依,在前几个步骤的铺垫,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储备,但要将文章写好,在下笔前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明晰写作标准,量化写作目标,完成写作。
  片段5: 探究:说足试写,归纳写作标准
  教学环节:首先明确写作任务,根据刚才的讨论,请帮助给我的朋友写一封推荐信,推荐建德最佳旅游乡镇,内容涉及如下:
  1、Which town do you recommend?
  2、Why do you recommend it?
  Reasons:convenience、hotel、activity
  3、 Your wish. Welcome to..., I hope...
  归纳作文评价标准:
  1、 Topic sentence(1分)
  2、 Reasons,在表达时是否用到前面提到的三个句型(9分)
  .....is the most convenient because...................
  .....has the best .....named.......,it is ............
  .......has the best .......,but.....is the ............









  3、 Conclusion sentence(1分)
  4、 No spelling and grammar mistakes(2分)
  5、 Good handwriting(1分)
  6、 Beautiful sentences(1分)
  设计意图:
  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效及时的反馈能够起到发展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作用。学生对于自己写出来的语篇,很难看出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互评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评价语篇,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因此,这节课的书面表达专门设计了简单且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将评价标准放在书面表达的一侧,有利于学生在写前,做到心中有标准,写中能核对标准,也更方便写后给出评价结果。这个设计也方便教师批改作文,简单直观,使得生生互评变得可能。
  (六) 展示分享 多元评价。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分析、整合、建构信息以及批判和创新,才能启发自身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教师示范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组内互评讨论,评出组内佳作在全班展示交流,相互点评纠错,分享好句佳词,教师对普遍问题或学生未发现的错误给予指导。
  片段6:合作:展示分享 多元评价
  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随机展示学生的一篇作文,并按照之前提出的评价标准,示范点评和给分。
  第二步展示另外一篇作文,请一位同学学习老师点评作文的方式,给出评价和得分。
  第三步请每位同学根据事先分组,将作文在组内分享,组员一起批改作文并修改润色。
  第四步每组推荐一至两篇佳作,投影到屏幕,共每位同学学习和欣赏,组长需要和班级汇报推荐理由和作文的得分依据。
  四 教学分析:
  在写作环节,学生意识到教师评价的评价标准,也能促使学生在写作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理性写作。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及时评价能促进学生写作的有效落实,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实现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的示范批改对于学生们有示范性作用,让学生的互评不流于表面,是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综合发展。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语言不仅是工具,更具有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其所承载的文化。因此在写作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情境,启发写作话题,注重学生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在写作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搭建语篇结构和句式支架,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有话怎么写”。思维训练贯穿在写作的各个过程中,写作也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和写作相辅相成。教师要真正落实贯彻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真正做到:思维促写作,写作助思维。 
  参考文献:
  [1] 孟庆涛.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推进[J].课程·教材·教法,2019.(6)107-111.
  [2] 郭宝仙,章兼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9.(4)66-71.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