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德育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绽放

【作者】 顾宁宁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柳桥中学)


【正文】摘 要:新课改下,各学科教学目标发生着深刻转变,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恰当的手段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
  德育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重要的要求,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德育内容。因此,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立德树人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积极向上的教师形象
  人格魅力包含的内容较多,教师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外在形象、谈吐、教学态度等都是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风度、形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一个极具人格魅力,例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上课时,教师穿着要大方得体,语言逻辑要清晰明了,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师自身还要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感受到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
  二、利用教学内容融入德育
  在轴对称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对称之美,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如果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会美吗?当学生都在大笑这样不美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有些科目,学得很好,而有些科目却学得很差,就相当于两条腿一长一短的人,这显然难以获得平衡,由此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把“短腿”的科目补上来。在分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分式的分母为 0 时,分式就没有意义这一知识点,这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不珍惜,失去了生命,生活也就不存在了。”学生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这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生命安全教育,例如为了安全要遵守交通规则;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动手打架;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
  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德育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三、在数学活动中融入德育
  教师应该将立德树人与课外拓展结合,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初中数学课堂的德育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展开,情境教学需要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在情境中教会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这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好契机。例如在教学完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开展这样的数学活动:①剪一些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如果用其中几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②任意剪出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纸板,它们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③任意剪出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四边形纸板,它们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允许他们在挑战问题的过程中出错,并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朋友,与学生共同探索学习。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学习品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出了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为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全班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班集体的温暖。
  数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师要结合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挑战自我,与同学之间进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道德品质。
  四、在数学例题和练习中融入德育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内容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建造房子时,会出现“八”字结构的建造,这其中包含哪些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的智慧,使学生学会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认识到他们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也给这个社会带来了美丽,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同时我们学到了知识,将来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方法,培养他们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导他们面对困难要沉着、冷静,不要轻言放弃。
  五、在数学课堂的基本环节中融入德育
  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节内容时,因为学生对这节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特别是在判断轴对称图形时,应该提问平时学习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让他们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二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三是让他们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明白自己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一个多余的人;四是让他们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来,感受班集体的温暖。笔者在上这个内容的时候采用了以上这种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的方法,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一部分从来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一部分从来都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得到了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还获得了同学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课堂增强了那些基础弱的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增强了学生融入班集体的幸福感,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信心不足,有些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群体,尽量做到平等地对待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教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是新时代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数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景楠.浅谈德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教育界,2020(01):32-34.
  [2]林陈惠.基于思维导向的初中数学德育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2):75-77.
  [3]吕碧霞.关注德育 关注思想——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学苑教育,2021(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