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孟凡正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很多教师依赖的教学工具。文章运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坚持全过程贯穿信息技术的原则,利用它设计趣味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攻克教学难点、延伸教学内容,旨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与高效化。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互联网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尤其在高中生物这类学科的教学上,互联网技术的引进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学生能够更轻松学习并掌握生物知识,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就现下高中生物教学状态来看,部分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认知偏差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设计精彩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课堂导入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它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只占课堂的一小部分,但是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教师因为没有重视导入,通常直接跳过这个环节,或者以复习上节课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这些导入无法在一开始就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的学习十分被动,在听课时有应付、敷衍等心理。而精彩的、新颖的课堂导入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将他们积极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1]。例如,在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几个的视频片段,有凶案事件中利用DNA指认凶手的内容,还有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的内容,这些视频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这些视频,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DNA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以此激发学生探索DNA的兴趣与动机,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奠定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加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力
高中生物大部分是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许多都是学生肉眼无法看见的,而且生物知识比较零碎,尤其是各种概念,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主要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吸收知识,这不利于他们的长时记忆,也不利于学生的灵活运用。为了实现更加有活力、更加高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直观的印象,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2]。例如,在讲解“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细胞内部分工合作的动态视频,在这个视频中,细胞内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在这个直观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细胞器的内容。
三、运用信息技术攻克难点,降低学生生物学习难度
生物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学生不难理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突破难点并且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具体来说,高中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生物知识非常抽象,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感到吃力。作为领路人,教师可以将纯文字的生物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转化为图片、视频等,这样就能够攻克难点,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深奥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减数分裂”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减数分裂的过程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在每一个分裂点上将视频暂停,并辅以重点讲解,这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还可以应用微课教学法,针对教学难点、重点等播放短小精悍的微视频,通过专题视频深入剖析某一个知识点,从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3]。
四、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有效开阔学生生物视野
互联网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这也是它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高效教学视角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材料,根据教学需求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生物视野。众所周知,生物知识取之于生活,但是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利用视频引进关于这部分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意识,对于提升其生物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学价值非常高。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流程,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学会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教学目标,如设计趣味的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攻克教学难点、延伸教学内容等,从而构建现代化与高效化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春燕.中学生物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52-53.
[2]庄文军.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4):173-174.
[3]刘丽瑛.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影响[J].信息记录材料,2018(07):142-143.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互联网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尤其在高中生物这类学科的教学上,互联网技术的引进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学生能够更轻松学习并掌握生物知识,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就现下高中生物教学状态来看,部分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认知偏差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设计精彩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课堂导入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它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只占课堂的一小部分,但是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教师因为没有重视导入,通常直接跳过这个环节,或者以复习上节课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这些导入无法在一开始就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的学习十分被动,在听课时有应付、敷衍等心理。而精彩的、新颖的课堂导入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将他们积极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1]。例如,在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几个的视频片段,有凶案事件中利用DNA指认凶手的内容,还有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的内容,这些视频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这些视频,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DNA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以此激发学生探索DNA的兴趣与动机,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奠定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加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力
高中生物大部分是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许多都是学生肉眼无法看见的,而且生物知识比较零碎,尤其是各种概念,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主要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吸收知识,这不利于他们的长时记忆,也不利于学生的灵活运用。为了实现更加有活力、更加高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直观的印象,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2]。例如,在讲解“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细胞内部分工合作的动态视频,在这个视频中,细胞内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在这个直观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细胞器的内容。
三、运用信息技术攻克难点,降低学生生物学习难度
生物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学生不难理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突破难点并且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具体来说,高中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生物知识非常抽象,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感到吃力。作为领路人,教师可以将纯文字的生物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转化为图片、视频等,这样就能够攻克难点,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深奥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减数分裂”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减数分裂的过程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在每一个分裂点上将视频暂停,并辅以重点讲解,这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还可以应用微课教学法,针对教学难点、重点等播放短小精悍的微视频,通过专题视频深入剖析某一个知识点,从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3]。
四、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有效开阔学生生物视野
互联网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这也是它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高效教学视角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材料,根据教学需求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生物视野。众所周知,生物知识取之于生活,但是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利用视频引进关于这部分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意识,对于提升其生物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学价值非常高。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流程,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学会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教学目标,如设计趣味的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攻克教学难点、延伸教学内容等,从而构建现代化与高效化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春燕.中学生物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52-53.
[2]庄文军.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4):173-174.
[3]刘丽瑛.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影响[J].信息记录材料,2018(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