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转变

【作者】 袁文建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一团中学)


【正文】摘 要: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之后所形成的素养,是该门学科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初中体育学科中,学科改革在不断的深化,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体育改革中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学校讲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于我国初中生体育课程改革有着巨大的帮助。而且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能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渗透
  在最新的课程改革大纲之中虽然对核心素养做出了具体的定义,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具体的做法。并且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再融入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不只是一个空壳的概念。在体育核心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要注重。让学生的身心等各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1、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1.1 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
  体育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认识到本身进行的各种体育运动对身体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的成长期,锻炼他们的体育认知能力有助于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因此在發展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基础体能项目,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同时也对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进行锻炼培养。
  1.2 体育健康的认知能力
  该能力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当中,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个人能力的提升作用。学生有了这种认识,就会大大增加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把体育锻炼和体育健康整合在一起。在核心素养的培育当中,学生对于体育健康的定义不应该只是表面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而是要从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三方面来认识体育健康,并以此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健康观念和价值观。
  1.3 体育品德的认知能力
  该能力主要指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质的认知。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育道德的概念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就是在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道德规范的认识。个人体育品格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的个人品质,比如毅力、耐力、坚持等。
  2、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下的转变
  2.1 教师的转变
  (1)从注重体育锻炼向提高专业素养的转变:在人们的印象中体育老师好像就是文化不高,只会运动的形象,在近几年,学校当中经常会有一些“国培计划”,对于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经过培训,体育老师的知识理论素养明显得到提升,再把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教材使用方法的转变:我国土地广袤,南北方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大。有些课本不适合当地的学生使用,过去有部分教师对待体育课程的教材持有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体育课上只要有足够的运动量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忽略了教材内容的必要性。现如今初中的体育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开展的活动众多,深受学生喜爱,教材的编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及不同的体育设施进行编写。
  (3)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中国的课堂教育深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在课堂上老师就是权威,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提出建议。但是在进行学校课程核心素质培养的大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方式有所转变,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了。现在的课堂气氛轻松愉快,适合学生学习,师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教师这样的课堂互动方式充分地展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并且师生之间也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讲课方式的转变:体育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体育动作要领的讲解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讲解简明精炼,要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动作训练,实现体育课堂上的精讲多练,真正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2 学生的转变
  (1)体育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如今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对于老师教授的有限的知识已经不满足了。常常会对自己所学的体育知识进行简单的重组,创作成为新的体育运动游戏。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尤为明显,小学阶段的课业任务比较简单,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活动。学习方式从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变成运用所学知识创新体育游戏。
  (2)安全意识的转变:由于现在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占据大多数,几乎都是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安全意识不高。在提倡核心素质培养的体育课程上,教师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識,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身体健康,而且保证了身体安全。
  (3)学生规则意识的转变:现如今的学生自身的个性都很强,不愿意被规则束缚着,做事风格我行我素。但是由于体育运动的竞赛都是伴随着规则出现的,学生通过了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学会了遵守规则。形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也会好很多,会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结语
  初中生的身体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段,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和各项能力均处于发展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促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因此值得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刘鸿.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文学教育,2019(12):174.
  [2]韩海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乐动会”教学方式的探索[J].才智,2019(23):186.
  [3]陈小腾.核心素养愿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之转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2):168-169,172.
  [4]张戈瑜.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