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运用低结构材料的创意作用
【作者】 农惠梅
【机构】 (广西那坡县第二幼儿园)
【正文】摘 要:低结构材料主要指的是生活中具有单一性的物品,这样的物品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并不被固定的应用方法所束缚。这些物品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低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品种多样,可利用性较强。既可以用于其他方面还可以给幼儿充当手工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实践,主动制作与学习。基于低结构材料的可利用性,幼儿园教师可以主动的搜集相关素材并投放到幼儿园中,让幼儿使用材料,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开展制作。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美工区;创意制作
低结构材料,从字面意思来看,与高结构材料是相反的,高结构材料的性质往往是稳定的,对幼儿来说,可以较为容易的完成手工。但因其固定性,无法最大程度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着一定的弊端。与之相比较,低结构材料可以最大程度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毕竟,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是较强的,容易被幼儿用来实践,能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锻炼动手能力。
一、低结构材料的选择
低结构的选择首先看的是,材料是否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毕竟,幼儿的年龄过小,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在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后,还要关注材料,是否具有开放性和生活性。这两个性质很好理解,开放性就是能否被幼儿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转换,而生活性则是能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具有创造力的作品。最后需要关注的就是材料的层次性和趣味性,低结构材料是新奇有趣的,才可以激发出幼儿的制作欲望。层次性则是可以让幼儿制作不同层次的物品。例活如,生中常见的废纸筒就是典型的低结构材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将废纸筒整理收集起来,将它用作美工的素材。废纸筒是无毒无害的,既可以被循环利用又可以用作美工素材。从开放性来看,废纸筒的利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将废纸筒进行搭建,还可以用颜料给废纸筒上色,将废纸筒渲染的更加美观。给废纸筒绘画,仅仅只是美工的最浅层的一个步骤,最深层次的价值还需要教师带领着幼儿进行深刻探讨。相似的低结构材料,真正的应用到美工区,是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探索,经过长期的实践的。教师应当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带领幼儿利用这些低结构材料完成一件又一件具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动手能力的提升,得到创造力的提高。
二、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相关开发
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美工作品制作,需要先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传统的材料让幼儿感到枯燥而又无聊,无法进行多样的操作,低结构材料让幼儿感到新奇而又有趣,这给教师开发的结构材料提供了条件。教师应当对班级中的幼儿有一个基础了解,知道幼儿的兴趣点,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低结构材料的可调整性是非常强的,经过教师的引导,通过多层次的探索与开发,结合幼儿的想象力,低结构材料可以最大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室中随处可见的低结构材料,大多是一次性纸杯或者塑料瓶等,这也是幼儿在生活中较为喜欢的玩物。幼儿对这些东西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像塑料瓶这样的物品,部分幼儿会将它做成花瓶,还有些幼儿会在上面进行绘画,利用其他卡片将其组装制作成动物的形态,还有些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强,会把塑料瓶剪制成较为美观的观赏品。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幼儿认识这些材料的性质,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引导并根据其性质将其进行变化。幼儿对纸杯的想象力是有限的,大多数的幼儿往往只是把纸杯作成可以使用的花瓶。教师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带领幼儿将一个又一个纸杯制作成新的东西。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将这些新的东西赋予新的意义,为其编撰新的故事,带领幼儿从新的角度,从新的层次看待这些材料。
三、幼儿园中低结构材料的创意作用
(一)以需为主,设置材料
教师首先入手的应是低结构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可以在班级的角落中放置一个带有类型标签的箱子,每个箱子中放的材料都是不同的,有的箱子盛放的是塑料罐,有的箱子盛放的是纸片,还有的箱子盛放的是较为美观的树叶或者糖纸。幼儿在生活中或教室中发现这些物品可以将其带到教室,放到这些箱子中,这些箱子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保管,选择一名幼儿对箱子中的东西进行记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将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域中,这些材料也符合区域活动的基本原则。除此以外,教师应当制定逻辑性较强的大纲,对活动的目标以及玩法都有着相应的制定。低结构材料的利用不仅可以落实到一个班级中,还可以落实到整个幼儿园内。让幼儿园内的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共同收集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提高材料收集的效率。幼儿园内还可以将收集站站进行分级,分为班级回收站和园内回收站。这两个层级的材料存在互补性,班级内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果缺少某些材料可以向幼儿园内申请,幼儿园中如果缺少某项材料,也可以到各个班级进行置换。这样的全员的结构材料收集行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低结构材料的作用,实现低结构材料的最大循环利用。
(二)有助于幼儿发现问题
幼儿的反思能力是较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带领幼儿反思他们的行动,找到他们的不足,进而弥补他们的不足。在实际的美工活动中,如果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某些材料搭建汽车型的模型。幼儿的思维仅仅只是在制作这个模型,而不会考虑到模型的其他部分,其他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模型并提出问题,如果这是一个实际的汽车,那么是否可以打开车门,车里面的相关结构是否完整。幼儿听到教师的指导,有了新的想法,会将模型制作的更加完善。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将这个模型制作的更加完整,告诉幼儿应当用怎样的材料,使用怎样的方法,让这个模型更加生动。
(三)有助于制作中的弊端
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少,并且年龄也比较小,在动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幼儿向教师请求帮助,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幼儿答案。例如,幼儿想要利用材料搭建一座小房子,但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让这个小房子变得更加美观,这时候教师应当给幼儿提示。告诉幼儿模型的制作可以借助尺子。将模型的每个部分进行实际的测量,才可以将模型搭建的更加真实,更加契合。当幼儿完成这个模型后,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没有他理想中的颜色,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再次引领幼儿进行思考,让幼儿想一想有没有相应的颜色进行融合,就可以得出幼儿想要的那个颜色。这样既可以唤醒幼儿脑海中的有关颜色搭配的记忆,还可以给幼儿提供灵感,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个色彩鲜艳的、心满意足的模型。
(四)有利于幼儿共性难题的调整
低结构材料的来源是生活,并且材料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际的美工活动中,幼儿们经常会互相争夺手工材料。教师曾经在语言上对幼儿们进行批评禁止,但是没有多少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幼儿们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将这一问题进行协调。如果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美工制作的时间内,有些幼儿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后,或者对自己的作业没有一定的兴趣,幼儿会到其他幼儿的领域搞破坏或者捣乱。处理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搞破坏的幼儿进行口头上的教育,接着带领幼儿到相应的活动区域,让幼儿融入到某个小组,让他与这个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件手工作品。教师的引导与合理的安排,可以保证美工活动的顺利进行。美工区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幼儿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教师为了保证美工活动的良好进行,应当在引导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幼儿的不同个性,真正的提高幼儿的实践水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身心发展。
结束语:基于低结构材料的性质,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良好引导,协调幼儿间的关系。对低结构材料的利用,教师要先带领幼儿们收集材料,真正的利用是要秉承着激发幼儿兴趣的基本原则,让幼儿亲身实践。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附属尚峻幼儿园 艾佳. 支持幼儿低结构材料探究性玩沙的策略[J]. 中幼儿学习报·教研周刊,2021-07-09(240).
[2]陈丹青. 关于小班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使用情况的研究——以妙桥幼儿园为例[J]. 山西青年,2020,No.582(10):48-49.
[3]滕素云. 建筑城市——幼儿低结构材料的游戏组织与指导[J]. 好家长,2019,(70):50-51.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美工区;创意制作
低结构材料,从字面意思来看,与高结构材料是相反的,高结构材料的性质往往是稳定的,对幼儿来说,可以较为容易的完成手工。但因其固定性,无法最大程度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着一定的弊端。与之相比较,低结构材料可以最大程度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毕竟,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是较强的,容易被幼儿用来实践,能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锻炼动手能力。
一、低结构材料的选择
低结构的选择首先看的是,材料是否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毕竟,幼儿的年龄过小,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在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后,还要关注材料,是否具有开放性和生活性。这两个性质很好理解,开放性就是能否被幼儿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转换,而生活性则是能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具有创造力的作品。最后需要关注的就是材料的层次性和趣味性,低结构材料是新奇有趣的,才可以激发出幼儿的制作欲望。层次性则是可以让幼儿制作不同层次的物品。例活如,生中常见的废纸筒就是典型的低结构材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将废纸筒整理收集起来,将它用作美工的素材。废纸筒是无毒无害的,既可以被循环利用又可以用作美工素材。从开放性来看,废纸筒的利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将废纸筒进行搭建,还可以用颜料给废纸筒上色,将废纸筒渲染的更加美观。给废纸筒绘画,仅仅只是美工的最浅层的一个步骤,最深层次的价值还需要教师带领着幼儿进行深刻探讨。相似的低结构材料,真正的应用到美工区,是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探索,经过长期的实践的。教师应当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带领幼儿利用这些低结构材料完成一件又一件具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动手能力的提升,得到创造力的提高。
二、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相关开发
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美工作品制作,需要先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传统的材料让幼儿感到枯燥而又无聊,无法进行多样的操作,低结构材料让幼儿感到新奇而又有趣,这给教师开发的结构材料提供了条件。教师应当对班级中的幼儿有一个基础了解,知道幼儿的兴趣点,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低结构材料的可调整性是非常强的,经过教师的引导,通过多层次的探索与开发,结合幼儿的想象力,低结构材料可以最大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室中随处可见的低结构材料,大多是一次性纸杯或者塑料瓶等,这也是幼儿在生活中较为喜欢的玩物。幼儿对这些东西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像塑料瓶这样的物品,部分幼儿会将它做成花瓶,还有些幼儿会在上面进行绘画,利用其他卡片将其组装制作成动物的形态,还有些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强,会把塑料瓶剪制成较为美观的观赏品。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幼儿认识这些材料的性质,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引导并根据其性质将其进行变化。幼儿对纸杯的想象力是有限的,大多数的幼儿往往只是把纸杯作成可以使用的花瓶。教师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带领幼儿将一个又一个纸杯制作成新的东西。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将这些新的东西赋予新的意义,为其编撰新的故事,带领幼儿从新的角度,从新的层次看待这些材料。
三、幼儿园中低结构材料的创意作用
(一)以需为主,设置材料
教师首先入手的应是低结构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可以在班级的角落中放置一个带有类型标签的箱子,每个箱子中放的材料都是不同的,有的箱子盛放的是塑料罐,有的箱子盛放的是纸片,还有的箱子盛放的是较为美观的树叶或者糖纸。幼儿在生活中或教室中发现这些物品可以将其带到教室,放到这些箱子中,这些箱子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保管,选择一名幼儿对箱子中的东西进行记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将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域中,这些材料也符合区域活动的基本原则。除此以外,教师应当制定逻辑性较强的大纲,对活动的目标以及玩法都有着相应的制定。低结构材料的利用不仅可以落实到一个班级中,还可以落实到整个幼儿园内。让幼儿园内的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共同收集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提高材料收集的效率。幼儿园内还可以将收集站站进行分级,分为班级回收站和园内回收站。这两个层级的材料存在互补性,班级内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果缺少某些材料可以向幼儿园内申请,幼儿园中如果缺少某项材料,也可以到各个班级进行置换。这样的全员的结构材料收集行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低结构材料的作用,实现低结构材料的最大循环利用。
(二)有助于幼儿发现问题
幼儿的反思能力是较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带领幼儿反思他们的行动,找到他们的不足,进而弥补他们的不足。在实际的美工活动中,如果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某些材料搭建汽车型的模型。幼儿的思维仅仅只是在制作这个模型,而不会考虑到模型的其他部分,其他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模型并提出问题,如果这是一个实际的汽车,那么是否可以打开车门,车里面的相关结构是否完整。幼儿听到教师的指导,有了新的想法,会将模型制作的更加完善。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将这个模型制作的更加完整,告诉幼儿应当用怎样的材料,使用怎样的方法,让这个模型更加生动。
(三)有助于制作中的弊端
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少,并且年龄也比较小,在动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幼儿向教师请求帮助,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幼儿答案。例如,幼儿想要利用材料搭建一座小房子,但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让这个小房子变得更加美观,这时候教师应当给幼儿提示。告诉幼儿模型的制作可以借助尺子。将模型的每个部分进行实际的测量,才可以将模型搭建的更加真实,更加契合。当幼儿完成这个模型后,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没有他理想中的颜色,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再次引领幼儿进行思考,让幼儿想一想有没有相应的颜色进行融合,就可以得出幼儿想要的那个颜色。这样既可以唤醒幼儿脑海中的有关颜色搭配的记忆,还可以给幼儿提供灵感,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个色彩鲜艳的、心满意足的模型。
(四)有利于幼儿共性难题的调整
低结构材料的来源是生活,并且材料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际的美工活动中,幼儿们经常会互相争夺手工材料。教师曾经在语言上对幼儿们进行批评禁止,但是没有多少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幼儿们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将这一问题进行协调。如果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美工制作的时间内,有些幼儿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后,或者对自己的作业没有一定的兴趣,幼儿会到其他幼儿的领域搞破坏或者捣乱。处理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搞破坏的幼儿进行口头上的教育,接着带领幼儿到相应的活动区域,让幼儿融入到某个小组,让他与这个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件手工作品。教师的引导与合理的安排,可以保证美工活动的顺利进行。美工区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幼儿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教师为了保证美工活动的良好进行,应当在引导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幼儿的不同个性,真正的提高幼儿的实践水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身心发展。
结束语:基于低结构材料的性质,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良好引导,协调幼儿间的关系。对低结构材料的利用,教师要先带领幼儿们收集材料,真正的利用是要秉承着激发幼儿兴趣的基本原则,让幼儿亲身实践。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附属尚峻幼儿园 艾佳. 支持幼儿低结构材料探究性玩沙的策略[J]. 中幼儿学习报·教研周刊,2021-07-09(240).
[2]陈丹青. 关于小班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使用情况的研究——以妙桥幼儿园为例[J]. 山西青年,2020,No.582(10):48-49.
[3]滕素云. 建筑城市——幼儿低结构材料的游戏组织与指导[J]. 好家长,2019,(7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