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作者】 李志国

【机构】 (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正文】摘 要: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有了提升。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交流人才的需要量也开始增加。基于现阶段的发展国情,在大学英语的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该趋势,加强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以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例,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翻译能力;培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实行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交流成为现阶段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各个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标准不断地提升。并且根据数据的统计,一部分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多以非英语专业的人士参与为主,这就体现了英语翻译能力需求的普遍化。因此加强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助益。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一)培养观念落后
  在大学英语的教育中,很多学校的考核标准都是以英语考试的成绩作为标准,多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还有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翻译技巧和语法错误的纠正,学生机械的记忆,很难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基础不一致
  在学生经历过高考过后,学习的方式很难快速进行改变。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为考得心仪的学校,多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许多知识内容很难掌握实际的运用方法。学生的基础不一,教学中开展的各类翻译课程难以有效地开展。
  (三)教学实用性不高
  现阶段,大学所使用的翻译教材多适用于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难度较大,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教材数量较少,而且很多翻译教材多是以文学类翻译为主,很少涉及其他领域,侧重的点不同,很难适应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
  二、影响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原因
  (一)思维方式
  与汉语不同,英语的语法与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英语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相对来说会比较具体,而汉语的表达更加抽象,并且语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汉语会将主语放在前面,事情的论述等放置在后面,而英语则是将事情论述出来,其他成分放置在后面。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无法转变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翻译出的句子意思不准确。
  (二)翻译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很难利用准确的语言翻译出来,部分学生只是利用自己的感觉进行翻译。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扎实掌握各种技巧,翻译过程中多会胡乱使用方法,缺乏系统的翻译方法。
  (三)工具书的使用
  在实际开展的翻译学习中,工具书的使用也会影响翻译的成果。一般的学生利用工具书仅是查看部分难词等含义,忽略了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西方文化与我国的汉语文化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区别,一部分词语运用在不同语境中所蕴含的意思可以不同的。这些都会使得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难度增加。若是不熟悉用法,仅靠工具书查阅也会使得翻译的意思与实际表达不符合。
  三、提升大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能力,更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革新教学的理念,认识到教学中各项问题,重视学生的课堂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让学生扎实掌握翻译的技巧。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更新教学的方法,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配合完成翻译教学,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认识到翻译能力对自身的加持,提升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中引入相关翻译技巧
  实现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目标,教师应当要注重教学中学生翻译技巧的传授和掌握,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翻译的意识和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上述问题中讲到,部分学生基础水平层次不一,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了解英语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翻译技巧去赏析文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发展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三)课后强化翻译技巧训练
  由于受到有限课堂时间的限制,为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对所学文章或者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翻译赏析,以此达到巩固翻译基础和翻译能力提升的目的。或者教师可以将课堂录入网盘中,制作线上课程,结合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动画演示等,使得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并且将学习视频内容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由此可见,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翻译人员缺乏的背景下,作为高校的学子应当要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个人的竞争力。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和完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高校教育理念改革的重点。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革新和优化,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英语翻译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经济交流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翰.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探析[J].求知导刊,2018:99-99.
  [2]刘甜甜.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58+360.
  [3]吴烨.浅谈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