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策略运用
【作者】 鲁 坤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正文】 摘 要:英语课堂作为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的主要环境,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使英语听力经常化,在教学中通过增加词汇量、语音语调训练、语言模仿、整体理解、加强复述、有目的进行听力训练等方式方法以促进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听、说、读、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问题和解决方法
纵观国内,英语听力的训练方面缺少系统组织的学习和训练,因此造成了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内学生的学习属于哑巴式英语,大多数学生书面英语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而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成绩较差。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为学生后期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人身规划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听力水平无法提高,听力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障碍:
1.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往往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进去。
2.读音障碍
有些学生对读音重视不够,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尤其是对语音相近的词,不能辨听一些易混淆的音素。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单词的准确发音,但遇到连读、弱读、爆破等朗读技巧时,又显得束手无策了。
3词汇障碍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有些即使不是生词,但由于不常用,也会给听力带来一些障碍。
4.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由于所属国家不同,所接触的异国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与自己国家的有所不同,这也会给听力中某些涉及异国文化背景的片段造成文化上的shock。如听力材料里出现了Thanksgiving Day,April Fool’s Day等,学生如果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不了解,就会感到迷茫。
5.方法问题
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好,可就是听力提高不快,这可能是方法问题,听力训练到了一定阶段,要侧重于整句整段甚至整篇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在词与句的理解上,如果只注重词与句的理解,语速快了,就跟不上,自然也就听不懂。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排除了以上障碍,听力训练才能有效果。笔者经过长期的一些教学实践,摸索总结了一些排除听力障碍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排除听力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1.自我放松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自我放松,就像旁听者在听两人对话一样,尤其是对初听者,自我放松尤为重要。对于初听者,教师可以采取多次重放听的方式,使其消除紧张状态。
2.带着问题听
有些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材料听了两遍,结果一脸茫然,根本没听进去。这是由于他们跟不上说话者的语速,反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有时也可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暂停时间间隔去浏览答卷上的内容,先对所听范围和大意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听,并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3.要集中注意力
听力训练有别于其它训练,其特点是所听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听完后不会再现,特别是在考试中途停下或反复去听,这就要求听力训练时要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注意力集中不等于紧张害怕。
平时在组织听力训练时,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重排除听力障碍的方法与技巧,给予学生必要的听力方法指导,使之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同时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也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听力训练要贯穿于常规教学中
听力,从根本上说是语音、语法、词汇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信息反映到大脑的一瞬间,听者必须将所有英语知识调动起来去听音辨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对有关事物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及个人经验和积极参与等等。因此,听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它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1.务实基本功
(1)教师基本功要扎实
学生学习外语主要依靠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口语,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听到的第一句外语来自教师,学生所学的第一个音标出自教师,只有教师教得标准,学生才能学得正确。因此,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
(2)学生基本功要扎实
“读音障碍”是影响听力效果的障碍之一,因此,学生在学第一个音标、第一个单词时,就要重视读音问题,力求标准。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从辨音开始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音、语调不过关,就无法辨别听力材料中语句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朗读技巧,如连读、爆破等。
2.功夫在平时
听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停滞不前,亦不可操之过急,要注重把日常教学过程贯穿其中。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一开始,学生感到不适应、困惑,但坚持下来,不但能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更注意听讲,跟上教师的步伐,渐渐地潜移默化,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2)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
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只有词汇熟悉,才能听得懂。对于词汇问题,第一,要求学生熟记已学过的词汇,要经常复习,以防遗忘;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对于阅读中遇到的词汇(特别是生词)要适当记载,扩大词汇量,同时要多阅读介绍异国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文章,以免学生对听力材料感到陌生。
总之,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获得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听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首要形式,要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加强听力训练。以上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要解决我们学生的听力难题,还需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不但教师要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要掌握解题技巧和坚持长期训练,才能提高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向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教学板书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陈婷.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问题和解决方法
纵观国内,英语听力的训练方面缺少系统组织的学习和训练,因此造成了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内学生的学习属于哑巴式英语,大多数学生书面英语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而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成绩较差。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为学生后期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人身规划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听力水平无法提高,听力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障碍:
1.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往往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进去。
2.读音障碍
有些学生对读音重视不够,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尤其是对语音相近的词,不能辨听一些易混淆的音素。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单词的准确发音,但遇到连读、弱读、爆破等朗读技巧时,又显得束手无策了。
3词汇障碍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有些即使不是生词,但由于不常用,也会给听力带来一些障碍。
4.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由于所属国家不同,所接触的异国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与自己国家的有所不同,这也会给听力中某些涉及异国文化背景的片段造成文化上的shock。如听力材料里出现了Thanksgiving Day,April Fool’s Day等,学生如果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不了解,就会感到迷茫。
5.方法问题
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好,可就是听力提高不快,这可能是方法问题,听力训练到了一定阶段,要侧重于整句整段甚至整篇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在词与句的理解上,如果只注重词与句的理解,语速快了,就跟不上,自然也就听不懂。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排除了以上障碍,听力训练才能有效果。笔者经过长期的一些教学实践,摸索总结了一些排除听力障碍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排除听力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1.自我放松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自我放松,就像旁听者在听两人对话一样,尤其是对初听者,自我放松尤为重要。对于初听者,教师可以采取多次重放听的方式,使其消除紧张状态。
2.带着问题听
有些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材料听了两遍,结果一脸茫然,根本没听进去。这是由于他们跟不上说话者的语速,反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有时也可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暂停时间间隔去浏览答卷上的内容,先对所听范围和大意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听,并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3.要集中注意力
听力训练有别于其它训练,其特点是所听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听完后不会再现,特别是在考试中途停下或反复去听,这就要求听力训练时要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注意力集中不等于紧张害怕。
平时在组织听力训练时,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重排除听力障碍的方法与技巧,给予学生必要的听力方法指导,使之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同时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也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听力训练要贯穿于常规教学中
听力,从根本上说是语音、语法、词汇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信息反映到大脑的一瞬间,听者必须将所有英语知识调动起来去听音辨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对有关事物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及个人经验和积极参与等等。因此,听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它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1.务实基本功
(1)教师基本功要扎实
学生学习外语主要依靠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口语,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听到的第一句外语来自教师,学生所学的第一个音标出自教师,只有教师教得标准,学生才能学得正确。因此,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
(2)学生基本功要扎实
“读音障碍”是影响听力效果的障碍之一,因此,学生在学第一个音标、第一个单词时,就要重视读音问题,力求标准。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从辨音开始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音、语调不过关,就无法辨别听力材料中语句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朗读技巧,如连读、爆破等。
2.功夫在平时
听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停滞不前,亦不可操之过急,要注重把日常教学过程贯穿其中。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一开始,学生感到不适应、困惑,但坚持下来,不但能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更注意听讲,跟上教师的步伐,渐渐地潜移默化,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2)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
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只有词汇熟悉,才能听得懂。对于词汇问题,第一,要求学生熟记已学过的词汇,要经常复习,以防遗忘;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对于阅读中遇到的词汇(特别是生词)要适当记载,扩大词汇量,同时要多阅读介绍异国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文章,以免学生对听力材料感到陌生。
总之,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获得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听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首要形式,要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加强听力训练。以上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要解决我们学生的听力难题,还需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不但教师要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要掌握解题技巧和坚持长期训练,才能提高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向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教学板书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陈婷.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