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作者】 张 莉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北新区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本文系青海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汉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作文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应用情况进行考查,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脑力劳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作文,促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下面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思维;培养
  一、前言
  作文属于比较特殊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大多是模仿一些优秀的文章,很少独立思考,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一)注重命题创新
  在小学业务额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写出更加具有内涵的作文,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作文命题形式进行优化创新,要突破以往的作文命题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新意的写作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命题环节,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指引学生可以将语言看作是创新工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整个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多形式的写作活动,如图画作文、游戏作文、故事作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注重生活积累
  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场所,在实际中,为了促进学生写作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就需要指引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留意,让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如组织学生开展防火演练、捐款捐物等活动,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生活体会,也能为学生写作提供新素材。其次,教师要强化学生阅读训练,正所谓读写不分家,良好的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正确的词语进行内容描述。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指引,并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日记写作活动,日记本身具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所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实现个性化、创新化发展。在实际中,面对同一种事物,学生产生的感触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内容也有所差异,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差异,杜绝用“标准”来衡量学生写作的情况,鼓励学生之间做到百花齐放,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创新作文形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指引学生突破传统常规,指引他们站在不同角度上审视作文,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提高作用,还能对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具有很好的培养作用。(1)通过童话引导创新小学语文教師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行很好的培养,就应该借助教材中的儿童故事,让他们进行续写,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文后,指引学生改写这一故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受骗以后》这一主题进行续写。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引学生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将自身所见所闻表达出来。(2)通过生活指导编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根据生活进行作文创编,如班级中一些学生对于学习用品不够珍惜,此时,教师可指引学生将《钢笔对我说……》这一线索作为主题进行作文写作。如,一些学生这样写道:“钢笔对我说,小主人,你把我的小脸弄脏了,这样会让作业本或者是圆珠笔等笑话我,说我不讲卫生的……”这种写作方法不仅使得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主题思想
  在作文中,主題具有统帅、灵魂的地位,是文章中最为精髓的地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主题创新。实际上,主题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广泛的信息基础上,要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独特体会,打破固有思维,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作文写作环节,同一个题目、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如以“雪”为题进行写作,从颜色上看,雪洁白无限、不染尘埃;从作用看,温暖大地、奉献万物;从鞭挞的视角看,雪冷酷无情、万里冰封。角度不同,体现的知识有所差别,写出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实现主题创新,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丰富作文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是否蕴含着情感会对作文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一篇充满情感的作文,很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写作的本质在于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对创作者来说,写作是抒发情感的过程,对读者来说文章则是其获取情感的途径,同时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指引学生学会将自身情感融入文章中。对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鼓励学生学会书写自身的情感,通过恰当的修饰、写作手法将自身情感用文字表现出来。如以“我的妈妈”为题目进行写作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以“妈妈”为关键词,列出二级关键词,如外貌、体型、着装等,接着延伸出第三级关键词,对我的关爱、最令我感动的事情等,以此为依据,指引学生开展写作活动。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写作要点,同时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会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在学生画好思维导图以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活动,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内容会充满情感。通过这样的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同时学生也会逐步消除自身的写作畏惧感,这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六)优化作文评价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课中,教师一人完成评价,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时,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没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法。也就是说,将教师一人完成评价的方法改变为教师点评结合学生互评这种方法,每次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划分相应的小组,让两个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价,评价完后教师收上来对他们进行总体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写作和学习其他同学的写作方法、例子等,还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便于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优缺点进行仔细点评,这样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和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奠定良好基础。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灵活地应用各种手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写出更加具有内涵的作文,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J].新课程·小学,2017(7):126.
  [2]周娟.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5(9):43.
  [3]范玉蓉.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分析[J].新作文:教研,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