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 1.张德波 2.张 春

【机构】 (1.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郎节坝小学;2.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荒坝小学)


【正文】  摘 要:“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再过多地为“应试”而努力了,而更注重学生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能力素养培养。本文就此探讨了阅读兴趣、情感培养、写话习作和书写习惯等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背景;课堂教学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以“应试”为出发点而展开,强调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得到素质教育培养。没有过多作业压力和考试压力我们教师并不是就可以不教或少教,相反更强调学生发展过程中必要的核心素养培养。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就是要通过减少其他非语文学科所应有的一些“事务性内容”而强化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得到有质量的语文教育惠及。在这样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又如何教语文,又如何实现“优教优学”促进课堂有高质量效果的实现。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作为聚焦课堂质量提升的支撑利器,在如今信息化发展过渡到2.0时代,其课堂运用就成为提效增质的首选项。实践证明,为教育定制的交互式智能一体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走进教室,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合,在为教提供手段辅助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积极学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平台方式和丰富的资源,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者口中教、学生只能接受学的固定模式和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理解素养和分析综合等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教学中我们就可将智能一体机这种多媒体集声、色、音、画于一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画面、声音交织作用,让学生感官在情境刺激中产生兴奋,如临其境,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进入该课堂中去的阅读兴趣。不论是学其中的生字新词还是内容感知理解都需要这种兴趣作动力。所以,多媒体在其中扮演的作用首先就是激趣再化抽象为形象,促使语文课堂高效生成。
  二、注重课堂情趣升发,在渗透中实现情感培养
  披文入情,对于言志的语文教材,我们应在其主阵地的课堂实施中注重情趣升华,让学生在文中情、授中情的渗透中获得情感培养。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穷人》这类似的课文教学中就需要采取这种方法,文中明显具有情感。《一夜的工作》《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也同样如此。在教学这类充满情感的文章时我们就需要在教学时重视情感目标的实现,可稍微把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向情感目标达成作些倾向。但在实施时应抓住特别有浓郁情感性的段落进行。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我们就可抓住“冻死街头”这部分内容作情感渲染重点施教,利用低沉音乐创设悲剧气氛,让学生快速沉浸其中,教师再用悲痛的心情朗读课文,这样的情境就可让学生快速领会那种人吃人的社会的无情和冷漠,这样学生就可从文本接触和情境体验中深入了解小女孩身处的那个社会的贫富悬殊。自然就在自己心中种下了身在新中国的自豪和幸运。
  三、加强学生写话习作等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乐于写话习作实践的动力源泉。不论是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还是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其兴趣培养。这一点,不论基于什么模式的写话习作教学,都不能忽视兴趣培养在写话习作训练中的积极意义。这儿以写话为例进行探讨。在写话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画写结合这种方法的应用,能使学生对画画产生很强的兴趣点,但对写话的兴趣就不那么浓了。作为老师,就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画画的兴趣延续到写话的兴趣上来就可以有效发挥以画促写的目的了,以画拓画,整个过程都能使之保持良好兴趣。能达到这样效果的方法,我在实践获得了这样几种方法,一是降低要求,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画写结合写话实在有容易之感,有成功体验感;二是激励表扬,让学生看到进步,树立写作信心;三是把好的作品张贴学习园地上或要求学生上讲台朗读给大家听,以此来激励。其实高段的习作教学亦是如此,只要方法得当,效果自然跟上。在“双减”上不求过多的应考能力训练,我们就可将写话习作这样的彰显语文素养的东西加以强化落实,促进学生发展。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是促使学生自觉记忆、内化知识的一种良好方法,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实践的乐趣和书法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就应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书写习惯培养,使之在识字过程中还可以达到书写姿势、方法正确这些写字要求——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偏旁部首、笔顺、标点符号,实现方法和格式正确等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点就是书写坐姿、握笔方法和笔画顺序等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写字时要适时观察,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随其任写。特别是低年级,要让学生认识到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这样的严重后果。只有他们感受到了这睦问题的严重性后他们才能有主动配合和改正的处自主意识。这当中也离不开教师常态化的督促。实践证明,语文学习,学好其中一种就可带动多种学习的实现,写好了字,学语文积极性更强更有自信。
  小学语文是奠基学科,其自然应担当奠基任务。而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基本知识技能是奠基任务中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就应向这些基本任务发起攻击,让学生真正拥有这些素养。这样才能使我们肩担的责任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1]齐云飞,双减背景下的语文学习几法[J].教育论坛,2021年。
  [2]梁宏远,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教育研究,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