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作者】 王 珍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正文】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也是连接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学校的工作、科任教师之间以及与学生的关系协调都离不开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好差、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一切工作的开展,影响到思政、教学、管理工作及各项活动的效果和质量。班主任工作担子重,责任大,尤其是当前不少班主任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重任务确使部分班主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视班主任方法的研究,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一、教师自身素质和良好的学生基础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教师个人威望高低是能否当好班主任的重要条件。学生信、敬、服、听你,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班主任工作就顺手、有效,就会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来。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威信,个人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教师的威信不是靠对学生的凶、吓、压、整而获得的,而完全凭自身的素质、能力、教学艺术水平,在与学生长期的接触交往中逐渐形成的。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品德修养、崇高的思想情操、高尚的师德是形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要有较高学识水平。一个理论修养好,课堂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高、影响好,这是学生敬师的重要前提。再次,提高教育艺术水平。对学生的教育应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简单粗暴,把握好教育的“度”,讲究教育艺术,研究教育方法。
  2、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不应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要缩短和贴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建立起朋友式、亲人式、同志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有话敢跟老师讲,有事愿跟老师商量,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多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群众基础。
  二、培养学生班级集体荣誉感,确立班级管理目标集体的荣誉感不仅仅是集体主义思想和精神的表现,更主要的是一个集体是否有战斗力、凝聚力的象征。没有集体荣誉感的班级很难在班级管理中有起色、特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发挥个体在整体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个体的向心力和整体的凝聚力对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班主任要经常有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思想,增强个人的责任心,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整体效应,使班级集体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向上的发展态势。确立班级管理目标,这是班级管理的方向、追求目标和工作动力。班级管理目标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特点来制定,能够切实落实的并通过全体同学努力能实现的目标,要注意制定的管理目标过高或过低情形,否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能起到目标的激励作用。
  三、采取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实行规范有序的管理。用制度管理人,这是一条被现代管理的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用制度管理能避免管理中的随意性、混乱性、偏向歧视性等特点,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客观公正性。作为班主任要具有现代管理的意识,重视班级管理方法的研究,提高管理的效果与水平。首先,根据班级管理的目标,制定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要依据学校的特色和班级的客观实际,在服从校规的前提下,制定具体的有侧重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做到有规可循。其次,制定管理制度要做到“全、重、细”原则。“全”即全面考虑周到,考虑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重”即有重心,重心是根据班级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确立。“细”即具体,各类制度有序、明确、具体、细致。“全、重、细”原则,有利于实际操作,提高管理中的实效性。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班级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中班团干部的作用,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为自己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生活的氛围和场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领导能力,为以后走向大社会提供一个锻炼的机遇。此外,也能使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教学和教研工作。(1)挑选思想品质好、事业心、责任心强、热情肯干、作风踏实和具有奉献精神的一批学生干部。班主任管理好这一批自控自觉能力强,能起模范作用,在学生中有威信、有能力的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础。(2)班主任要“放权”、在严格要求学生干部的同时,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干,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班级中学生能处理的事务让学生干部自己去处理,处理不了的上交班主任处理。(3)实行学生干部职责分管制,个人分工负责制与集体领导相结合,较重大的班务事情由班干部集体讨论决定,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发挥个体与整体的最大潜能。(4)定期建立班委工作与落实汇报制度,针对班级现状特别是较突出的问题,如隐性存在或可能出现及已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并且将落实和处理的结果向班主任汇报。(5)加强对班团干部的定期考核工作。这既是对班团干部平时表现、工作态度的督促与检查,也是对其工作成绩的肯定和存在问题的警视,更是对管理的规范化、稳定性、持久性的检验。
  在加强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管理与学习的关系,尽量不使学生干部的学习受到影响,在时间上、精力上要保证其正常的学习,防止学生干部重管理而忽视学习的倾向。
  3、坚持班级管理中的“严、紧、快、实”方针。“严”就是管理上的严格要求,这里包括制度上的严格和操作中的严要求。紧”是指各环工作紧凑而有序、学习、活动、日常生活紧凑而不松,有序而不乱,紧张而不怨,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显得有趣,活泼而不沉闷、不烦燥。“快”是指工作的快节奏,处理问题的高效率,做到工作不拖拉,问题处理及时。“实”即工作作风踏实而不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实际实在。“严、紧、快、实”是班级管理四环节,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必须环环扣紧,才能有实效。
  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研究,没有既定模式,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不断探索,根据不同地域、学校、班级实际采取不同方法,只要遵循教育管理规律,从自身所处的班级实际出发,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合本地特色的班级管理新方向、新方法。